美文网首页
聊斋志异 >卷九 陵县狐

聊斋志异 >卷九 陵县狐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08:15 被阅读0次

【原文】

陵县李太史家,每见瓶鼎古玩之物,移列案边,势危将堕。疑厮仆所为,辄怒谴之。仆辈称冤,而亦不知其由,乃严扃斋扉,天明复然。心知其异,暗觇之。一夜,光明满室,讶为盗。两仆近窥,则一狐卧椟上,光自两眸出,晶莹四射。恐其遁,急入捉之。狐啮腕肉欲脱,仆持益坚,因共缚之。举视,则四足皆无骨,随手摇摇若带垂焉。太史念其通灵,不忍杀,覆以柳器。狐不能出,戴器而走。乃数其罪而放之,怪遂绝。

【翻译】

陵县李太史家,常常发现屋中的瓶、鼎、古玩之类的东西,被移放到桌边,样子很危险,好像马上就要掉下来了。开始时,太史怀疑是家中奴仆干的,就生气地责罚他们。奴仆们都喊冤,但也不知道原因,于是把书房的门窗锁紧,天亮后古玩等仍然这样放着。太史心中明白这件事不寻常,便在暗中观察。一天晚上,满室通亮,李太史大吃一惊,以为是盗贼。两个仆人靠近窗户偷看,只见一只狐狸卧在匣子上,光亮是从它的两只眼睛中射出的,晶莹四射。仆人怕它跑了,急忙跑进去抓。狐狸一口咬住仆人的手腕,肉都要咬掉了,仆人抓得更紧,其他仆人一起上前抓住这只狐狸绑了起来。举起这只狐狸一看,只见它的四条腿都没有骨头,随手摇摇晃晃的,像带子一样垂着。太史想到这只狐狸通了灵气,不忍心杀它,就用柳筐扣上它。狐狸跑不出来,便戴着柳筐到处跑。太史列数了它的罪过后就放了它,从此怪事才不再出现了。

【点评】

狐狸兴妖作怪,在《聊斋志异》中所在多有,耸异不同,各具特色。本篇狐狸出现时“光明满室”,“光自两眸出,晶莹四射”。抓住时“四足皆无骨,随手摇摇若带垂”。“覆以柳器。狐不能出,戴器而走”。如果比照《梦靥》、《捉鬼射狐》、《农人》等篇,你不能不感慨于蒲松龄想象力之无与伦比的丰富和描写之摇曳多姿。

相关文章

  • 狐 情 思

    聊斋志异卷二《董生》 狐女魅董生,数月后董生斃,复惑王九思,董生诉于冥府且托梦王生,及暮插香户上,女屡拔亦复插,...

  • 壹《谈狐说鬼的聊斋志异》2 2021-01-29

    阅读时间:2021.1.29 阅读内容:【《聊斋志异》的创作缘由】 【《聊斋志异》中的狐妖】 阅读笔记: 在中国小...

  • 《聊斋志异》中的潍坊故事

    潍坊,在《聊斋志异》那个年代即是潍县。通读《聊斋志异》,关于潍县的小说,只有一片独苗——《潍水狐》。关于潍坊,我最...

  • 白话聊斋志异卷一|9、捉狐

    原著:蒲松龄 白话:数峰无语 孙老头是我亲家清服的伯父。素来胆子大。孙老头是我亲家清服的伯父。素来胆子大。 一天,...

  • 《娇娜》人肉男主孔雪笠

    《聊斋志异娇娜》紧跟着《狐嫁女》出场,可以视作《狐嫁女》的番外,告诉我们为何狐要嫁女,谁嫁,嫁了谁和后来他们怎样了...

  • 妖怪故事,女人的心

    小说之中,不光在古典小说,比如《聊斋志异》里面,也在现代的电影电视剧里面,始终能看到狐妖的影子。所谓的狐妖,就是狐...

  • 东方维纳斯――刘九娘兰北掠影(二)

    “九娘”的来历 我们翻开古籍,出阁女子叫“九娘”的特别多。有孙九娘(聊斋志异),有公孙九娘(聊斋志异),还有沈九娘...

  • 说来莫辨真假的狐狸报恩,姑妄听之

    狐妖鬼怪的故事,在古人的传奇小说中,比比皆是,发展到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达到了高峰。 《聊斋志异》狐仙故事中搬...

  • 第四课 古诗文:《聊斋志异》

    第四课 古诗文:《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

  • 《聊斋志异》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 >卷九 陵县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gt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