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拆书稿共计15000字,因为太长,为便于阅读,我把它分为上中下三篇推出。分别于今天、明天、后天发布完成。
推荐理由:真正透彻地认知自己、知识、金钱、时间、人际关系、人生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似乎拥有无数机会和无数可能,我们兴奋激动、满怀憧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然后环顾现实,平静下来,只能过着日复一日如GIF般动态重复的日子。
夜深人静,内心对于碌碌无为的沉重拷问敲打着我们,对于逝去时光的不返鞭笞着我们。
若干回合下来,我们变得痛苦、焦虑、缺乏安全感,对生活充满无能为力的下坠感。似乎命运的河流从高往低湍急不止,我们只能顺流而下,却做不了任何改变。
这不啻于一个巨大的黑色幽默——在如此自由的社会,我们感受到的却是禁锢、束缚、不自由。
正如卢梭所言“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于是,我们时刻渴望接受思想的洗礼,挣脱固有的自我,蜕变为全新的自我,进化为更高级的内核。
本书作者蔡垒磊意识到这些问题,他指出“大多数人对于某些问题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的背后,是人们对影响人生关键的某些概念认识不清,从而总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基于此,他把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概括为6个板块,将人们头脑中模糊不清、普遍被误解、以讹传讹的概念、观点、俗语理清,校准,并提出解决方案。像一只精悍的拆迁队,将陈旧的固有认知大厦一砖一瓦铲除干净,在废墟上重新打下牢固稳定的地基,为读者建立起正确的思想架构。自此,这个世界在你眼中便变得完全不同。
如果你希望进行一场认知上的彻底洗礼,拥有更正确的思维方式、更高远的格局,请仔细阅读这本书。
“世界虽很复杂,但千头万绪总有源头。这个源头就叫底层知识,对它的正向修缮是成长的关键所在”
一大脑和记忆都不靠谱,且喜欢自欺及欺人
汤兰兰案件证明:大脑擅长利用人强化自我的天性,即证实偏差,来欺骗我们。
在搜寻证据和证明某个结论之前,我们往往已经进行了立场预设,或是对某个结果有更强的倾向。
于是,我们便将这种偏好投射于行为中,推导出我们倾向的那个结论。换言之,我们在内心深处是乐意被欺骗的。
在“人在权威的震慑下,对于残忍的命令是会继续保持善良,还是会变得冷酷无情”的实验中,两个持相反意见的心理学家通过一样的实验,却得到大相径庭的结果。
可见,大脑是如此顽固且狡猾,哪怕是知识渊博、审慎严谨的科学家也无法逃脱这种无意识。
记忆也喜欢骗人。
首先,随着人的成长,需要记忆的东西越来越多。于是记忆只能不断用模糊词去把某种感觉、体验、事物进行归类,以便腾出更多空间。简而言之,记忆不是录音带或录像机,而是一个不断被重写和修正的场景。
其次,记忆必须对过去的事物进行简化和抽象。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无法在需要之时被提取出来。在简化和抽象的过程中,难以归类的部分自然被删除,缺失的部分被自行补上。这样反复剪辑后,与客观事实的偏差便越来越远。
因此,大脑和记忆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欺骗我们。可怕的是,我们根本未曾发觉。
不仅如此,大脑还喜欢不懂装懂。
不刻意的不懂装懂叫自欺,通常由过度自信造成,明明一知半解,却认为自己懂了。而刻意的不懂装懂叫欺人,其根源是——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之上的。于是,我们特别关注外界的评价,无论是在QQ、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还是在公众场合,我们都努力把自己塑造得完美无缺,以期待他人的良好评价。然后通过这些评价反向塑造大脑对自己的印象,从而得到自我满足和自我肯定。
实际上,无论怎么装,装得多巧妙,都无法提升自身真实价值。更糟糕的是,根据均值回归原理,被挫败与羞辱的概率和装的概率相同。并且,装得越厉害,得到的挫败和羞辱也越厉害。
对于欺骗这件事,我们永远都不回意识到,因为我们从心底里乐意被欺骗。
金句:
我们是自己记忆的剪辑师,我们的使命就是创造一个“虚假但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所谓现实”,这现实包括我们自己。
当你常常看到真实的自己,并接受真实的自己时,就自然没有必要再活在他人的意念之中了。
二懒惰源于认知不足;缺机会源于能力不足
很多人打着“懂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旗号心安理得。
实际上,如果一个道理是正确的,你却不去践行,要么说明你无法深刻地理解它,要么说明你目光不够远,看不到践行这个道理能带来的巨大好处,无论哪一种,归根结底,都说明你的认知能力不足。
人们经常用懒惰掩饰自卑,或是把懒惰当作遮羞布来遮盖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实。也有人把懒惰偷换概念为自制力不足。
究其根本,都是因为看不到践行一个正确道理的巨大回报,或者看到了,却对该回报估量不足,模糊不清,导致动力不足,体现在表象上,便是懒惰、自制力不足、放纵。
为克服懒惰,需要从任务分解、设想拖延的后果、养成好习惯、阶段性自我奖赏四个方法下手,一点点坚持下去,慢慢改变自己。
学会勤奋和坚持以后,你还需要一点机会。
很多人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是一个严重误区。事实上,机会随时随地都有。
正如大仲马所言:一个人在每一天至少可以遇到6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之所以看不到或抓不住,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不具备开启它的能力。
从起步到成功,每一个进步环环相扣。如果你缺失了一环,就无法开启下一个环。时长日久,坚持下去的人和无法坚持下去的人,进度及差别如云泥。当机会来临时,前者能敏锐地发现并紧紧抓住,而后者只能徒留叹息。
很多人认为许多领域已经没有机会,这是另一个误区。
实际上,很多领域都有机会,哪怕是看似已饱和、竞争趋于白热化的领域,依然有机会;哪怕某些领域现在没有机会,以后也可能有机会。
确切地讲,机会是相对于能力而言的。当你不具备能力时,有机会你也看不到、抓不到;当你强大后,即便别人都认为没有机会,你也能创造出机会。
与其花费大把时间和精力四处寻找机会,不如沉下心来,看准一个领域一头扎进去。等能力提升以后,很可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即便该领域与其他领域相比,机会并不多,但是随着你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进步幅度的加大,你依然能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金句:
选择懒这个行为,本质上是看不到正确做事能带来的巨大好处。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无论在哪个方面变得更好,都会直接让某些“意外好运”有更大的概率降临在你的头上。先做起来,机会可能就会出现。
三为什么好学生到社会上拼不过差生?
人们普遍对学知识存在误区,认为学习就是去学校上课,读书就是读教材书。许多好学生认真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知,而是因为缺乏独立的思想,没有能力及意愿进行思考,只能沿着社会、学校、父母安排好的道路走下去,而这条道路便是“好好学习——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赚高工资”。
之所以尖子拼不过差生,原因有4:
一是因为学校和社会是两种竞争模式。前者是标准赛道上的赛跑,起跑时间、起点、终点、跑道固定;而后者则是定向越野跑,起点终点固定,其余都不固定。
二是因为学校教的知识极为有限。学校只教具体原理、操作方法,但不教道理,更不教智慧。因此,高分低能、眼高手低、虽考上博士却没有基本生活常识、虽学历高却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的尖子生比比皆是。
三是由知识的金字塔结构决定的。
学校里、书里、老师给的知识属于信息知识,自己消化掉,经过自己的深度思考,才能形成加工知识;当加工知识越来越多,强关联后,才能形成体系知识;大量体系知识凝结成智慧。
尖子生往往在信息知识层面做得很好,但是后面便难以为继。信息知识足以应对考试,而社会这个大战场考的可不是信息知识。它更偏重一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思考的能力,于是尖子生便在社会竞争中败下阵来。
四是由知识的特性决定的,不是所有的知识重要性都相同。
有些知识是有关联性的,比如方法论、思考方式,可以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而有些知识非常孤立,比如某个字读什么,我在02年高考时便考泌怎么读;某个会议在什么时候召开的。某个战役在哪个地方打的……
关联性知识的重要性显著优于孤立性知识。
遗憾的是,关联性知识考题设计难度大,标准化比较难。而孤立性知识易于设计,易于标准化。这便造成应试教育的考卷设计水平整体偏低。尤其是文科,绝大部分考题建立在死记硬背基础上,需要深入思考的东西非常有限。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许多尖子生擅长于孤立性知识,关联性知识异常薄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此,尖子生步入社会后,不如差生吃得开。
金句:
很多人并不真的认为知识就是财富,他们求学也不是为了求知,而是别人给他们画了一条由此及彼的路,他们就顺着往下走而已。
学校里不教道理,尤其是上层学历。很多关于高层次知识的修行都不是靠学历可以解决的,因为没人教,也没法教。
四如何打造自身知识体系,并进行变现?
第一,体系化阅读。
前面说了,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是信息知识,而信息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便是阅读。阅读体系知识明显优于碎片化知识。因为体系知识在主题深度、讲述深度、相关性、连续性均优于碎片化知识。因此,想系统地进行学习,需要学习体系知识,而非进行碎片化学习。正如某大V所言:碎片化知识得到的是快感,而非知识。
第二,完善元知识。
元知识,就是认知的认知。可以把它理解为认知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认知大厦才稳固。所以我们需要清洗错误的元认知,再慢慢加入正确的元认知。不怕慢,就怕错。
第三,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一个不断测试和修正元认知的过程。
深度思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接收的许多信息是错误的。
例如,许多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古人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认知能力底下的情况下提出的,但因为历史悠久,且几乎所有的人都遵从它,并依次打击和训导其他。我们需要对此有清楚的认知。
第四,分享。
分享可以倒逼自己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正如俗语所言“你若要给别人一杯水,那么你需要有一桶水才行”。分享过程中,学员的提问可以激起思维的火花,促进自己发现体系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而完善知识体系。
打造知识体系的目的是变现。
高效变现模式需满足两点:
一可替代性低,也就是竞争小;
二受众是否广。
也就是市场大不大。竞争小市场大,自然赚钱,而且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赚钱。
在变现过程中需注意知识的组合。比如写作是一门很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但是除非你写得特别好,否则单纯的写作变现竞争很激烈。但如果能够把自身专业或职业和写作结合起来,则知识的稀缺性一下子凸显出来。
还需注意随着网络的扩展,知识产品尤其是虚拟的知识产品,其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因此最好的变现模式是以价换量——一方面增加受众不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受众越多,产品传播广度越高,影响力越大。未来盈利能力越强。
正如知识达人彭小六,刚开始授课时一次课时费只要200块,扣除高铁费和打车费,所剩无几,甚至还赔钱。后来随着知道他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出书、开公司、卖课,收入水涨船高。
金句:
知识的广度和貌似丰富的程度跟有效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华民族有相当一部分文化传统,理论依据完全是错误的,是古人在认知水平低下时,依据经验穿凿附会来的,却被没有深度思考能力的现代人奉为圭皋。
先找到自己的影响力范围,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输出独特价值的点,以扩散而非挣钱为目标去向更多的人持续输出,努力成为这样的价值中心。
五请端正你的金钱观
中国人爱说:金钱是万恶之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资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的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实际上,金钱只是一个媒介。所谓媒介,便无好坏之分。好比一只菜刀,你可以拿它切菜,也可以拿它杀人。你能说菜刀是坏东西吗?好比火,你可以拿它做饭,也可以拿它纵火烧房子,你能说火是坏东西吗?
没有这样的道理。
罗振宇曾反复说:合法挣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因为排除垄断和不法因素,在当今自由的市场经济下,挣钱的数量和对社会的贡献成正比。挣钱意味着你提供的服务是别人需要的,你是被认可的。你挣的钱越多,说明你的服务越有价值,需要你的人越多。
因此,挣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自身价值的展现方式。
此外,有钱人不仅自身价值更高,有道德的概率也比穷人大。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一个人满足了物质所需后,对自身的道德品质更为关注。而激发其进行不道德行为的阈值也更高。普通的诱惑难以打动他们。
从这个角度来说,为富不仁是一个错词。从逻辑上来说,应该是因为不仁所以富,而非富了所以不仁。
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贫穷的人更渴望金钱。实则不然。许多重体力劳动者日复一日重复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付出极大的辛劳,却从不设法进行改变。既不学习新技能,也不琢磨新出路。他们在体力上无疑是勤劳的,但在思维上却是无比懒惰的。
正如王小波所说:“中国人说苦处也是乐处,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有人爱吃臭豆腐——他们能从臭里体验出香来,这可以说明懒于改造世界的人多么勤于改造自己……人们懒于改造世界必然勤于改造自己,懒于改造生产方式、懒于进行思想劳动,必然勤于体力劳动;懒于创造性思想活动,必然勤于死记硬背”
而有些人渴望金钱,也非常努力,但还挣不到钱。这是因为努力分为有效努力和无效努力。绝大多数人进行的是无效努力。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看似忙忙碌碌,实则碌碌无为。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金句:
大多数人所谓的努力和积累,仅仅是一个一直在愚弄自己的骗局。
花钱比省钱更符合道德标准。
金钱仅仅是一个媒介,很多人却错把媒介当成了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