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

作者: _稻草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22:35 被阅读11次

    1《人间鲁迅》作者林贤治

    鲁迅的成长期:

    原生家庭:

    家庭条件: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樟寿,他的父亲叫周凤仪。鲁迅家的条件不错,是官宦人家,祖父周福清30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进过翰林院,做过知县。

    家道中落: 13岁那年,鲁迅的祖父科场舞弊,东窗事发,周家为营救祖父,再加上为父亲治病,散尽了家财;

    为父亲治病,周家请来绍兴城最好的中医。这个老中医,故弄玄虚,居然要用打破了的鼓皮,制成药丸,给病人吃。还要鲁迅去弄一对原配的蟋蟀,来做药引子。这些稀奇古怪的要求,

    鲁迅都满足了,可父亲还是死了。这让鲁迅对中医产生怀疑。后来他学了西医,对中医更加不屑。他一辈子批判中医,自己生了病,也绝对不看中医。

    父亲去世后,周家分房。亲戚们欺负鲁迅家没了主心骨,给他们的房子又少又差。鲁迅拒绝签字,遭到了长辈的严厉斥责。这强烈地刺激了他的心灵,让他看到了人世的虚伪。

    后来他回忆这段经历时,亲口说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教育经历:

    南京求学:从18岁到22岁,鲁迅改名周树人,在南京待了四年。在这期间,鲁迅读了两所学校:南京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也是在南京,鲁迅的思想世界第一次打开,开启他思想的钥匙的,

    就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从此,鲁迅接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念。

    日本留学: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考取清政府的公费名额,赴日留学。鲁迅在日本待了7年多,这对于他的人生道路,具有决定性意义。有三件事比较重要:

    以日本为媒介,学习西方文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量翻译西方著作,哲学、文学、科学,无所不包。鲁迅留学的时候,西方重要思想家、科学家的代表作,基本都有了日文版。过了语言关之后,

    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西方经典。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鲁迅看来,中国正需要书中提到的“超人”,去打破死气沉沉的传统文化,让国人振作起来;

    结识许寿裳:

    许寿裳比鲁迅小两岁,也是绍兴人。他乡遇故知,加上两个人的性格、爱好相似,他们很快成为好朋友。两人的友谊,保持了一辈子。鲁迅批判和改造国民性、加入光复会、亲近章太炎,都有徐寿裳介入其中;

    弃医从文:

    在仙台学医时受到刺激,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他要用文艺改造国民性。

    具体行动:从医学校退学,带同弟弟周作人到东京,与许寿裳合作;

    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作,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翻译作品,《域外小说集》。收录了俄国和东欧小国的一系列小说,但在日本的尝试并不成功

    1909年8月,鲁迅返回中国,他的成长期至此结束。

    蛰伏期:

    浙江时期:教书办报

    在辛亥革命之前,经许寿裳推荐,鲁迅也进入杭州一所师范学堂,教生理卫生课和植物课。一年后,鲁迅回到老家,担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在绍兴办理报纸,评论时政。但触怒了绍兴革命政府的都督。鲁迅看到社会没有因为革命发生变化,非常失望,于是在许寿裳的介绍下,去往北京;

    北京时期:任职教育部

    1912年5月,鲁迅抵达北京,出任教育部佥事,算是助理级别的职务。当时的教育部,其实是官场的一部分,人人都想往上爬,真心搞教育的没几个。大环境如此,鲁迅也打不起精神。他和许寿裳经常一起吃饭、喝酒、逛琉璃厂。

    一个人的时候,鲁迅则转而研读古籍,甚至学起了佛经。

    新文化运动的到来:

    《新青年》与白话文学运动:

    《新青年》来京:《新青年》的创办人是陈独秀,原先在上海出版,1917年初,陈独秀受邀北上,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也搬到了北京。

    《新青年》的宗旨:介绍西方文明,批判传统文化,唤醒国人,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为此,陈独秀连续刊登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

    第二篇是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宣布彻底推翻腐朽的古典文学、贵族文学。

    白话文学运动的尴尬:文学革命的理论和口号是有了,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来说话。

    铁屋中的呐喊:鲁迅走上白话创作

    钱玄同拜访:1917年8月的一天,钱玄同拜访了鲁迅。两人都是留日学生,彼此很熟,钱玄同知道鲁迅有文学天分,想请他写点文章。但此时的鲁迅有些消沉,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有意义吗?他打了个“铁屋子”的比方。

    铁屋中的希望:鲁迅说,中国好比一个铁屋子,屋子里的人都睡熟了,不知道自己快要闷死。你把其中一些人叫醒,又没办法打破铁屋子,结果,无非是让那些醒来的人,承受临死前的挣扎和痛苦。

    何必呢?还不如在睡梦中死去的好!钱玄同回答:既然有人醒了,就有打破铁屋子的希望啊

    鲁迅加盟《新青年》与狂人日记的诞生: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以“鲁迅”的名字,发表文章。鲁,取自母亲的姓氏;迅,寓意飞奔疾驰。

    《狂人日记》有着双重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它是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对鲁迅个人来说,他由此迈入了人生的爆发期。

    爆发期:

    北京时期:

    创作文学作品:据统计,从1918年到1926年鲁迅离开北京,鲁迅发表了25篇短篇小说,其中就包括《孔乙己》、《阿Q正传》、《伤逝》和《祝福》这些名篇。这些小说,激烈地批判封建礼教,批判国民性,也揭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伤痛和迷惘,打动了年轻读者。

    担任《新青年》编委:当然,鲁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时,《新青年》采取轮流编辑的方式。7名编委,每人主编一期,依次轮换。作为编委,鲁迅和《新青年》的伙伴们步调一致。他和胡适的关系就特别融洽。

    与新文化同仁的分道扬镳:

    观念分歧:鲁迅认为,胡适只想走精英路线,他的文章,是给知识精英、政坛高层看的,希望出现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对底层社会缺乏同情和了解。相反,鲁迅认为启蒙大众,让大众觉醒才是当务之急。

    人事纷争:当时的北京文化界和教育界,可以分成两大群体。第一大群体,包括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钱玄同。这批人年纪比较大,留学的地方,是日本或法国。又因为其中浙江人多,所以这个群体也被称作“浙江系”。另一大群体,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这些人。他们年纪轻,都在欧美留过学,所以又叫“欧美系”。

    聚焦点: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

    女师大风潮:1923年,许寿裳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随即邀请鲁迅做兼职教授。北洋政府不喜欢许寿裳,第二年,女师大就换了帅。由性格强硬、作风强悍的女性学者杨荫榆主持校务,这引起了学生们的反弹。鲁迅支持学生,北大外文系教授陈西滢,则认为是浙江系鼓动,两人发生论战

    “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的卫队,射杀了请愿的学生,鲁迅在女师大的学生,刘和珍也成了死难者。鲁迅异常愤怒,连续写下《无花的蔷薇》《纪念刘和珍君》等杂文,控诉北洋政府的暴行。这也代表了知识界的主流观点。但是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发表文章说,组织者没考虑到极端情况,就带学生去请愿,这太草率了,双方最终决裂。

    厦门广州时期:

    厦门时期:1926年8月到12月,鲁迅南下,出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一方面是为了躲开原配朱安,另一方面北洋政府已经发不出工资,鲁迅南下可以解决经济困难;

    广州时期:1927年初到1927年9月,鲁迅又南下广州,在中山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因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迫害共产党人。4月15日广州戒严,抓捕了3000多名共产党人、工人和进步青年。许多中大学生也被抓了。鲁迅提出要营救这些学生,但校方怕惹事,不敢行动。结果,一些学生因此遇害。愤怒之下,鲁迅辞去了中大的一切职务。

    上海时期:

    动迁上海的原因:上海有租界,可以躲避国民党的控制,而且上海的文化市场发达,到处是大学、报刊和书店,要养活自己和许广平,靠稿费问题不大。

    1927年10月,鲁迅带着许广平,移居上海。由此开启了他的上海时期。一直到1936年10月去世,鲁迅在上海住了整整九年。这也是鲁迅人生的最后九年。经历了革命、背叛,还有文化圈子纷争的鲁迅,其实对一切都看穿了、也失望了。这一时期的他,变得喜欢挖苦讽刺、含沙射影。

    鲁迅的心境与创作转向:跟北京时期不同,在文字创作上,他从小说转向了杂文。杂文,是一种短平快的随感和时评文章,写得时候但求犀利,读起来酣畅淋漓。和他这一时期的心境很搭调。鲁迅生前出版过14本杂文集,其中有10本是在上海写的,他给今天的人们,留下刻薄而有洞察力的印象,很大程度上,靠得就是《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里边的文章。晚年,鲁迅只出过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跟杂文的风格比较接近。可以说,上海时期的鲁迅,成了一位杂文家。

    鲁迅的两类杂文:

    批判国民党当局,批判国民性的实证文章,直指人们不愿面对的痛点;

    一些私人性质的论战文章,很能反映鲁迅晚年的心态,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可以极尽刻薄;

    感悟:鲁迅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弃医从文,新文化运动,为了革命为了教育民众的思想,带给大家新的文化理念,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他的一生是有价值了

    是民族的灵魂,我应该学习他的精神,过好自己的日子。

    2《白瓷之路》:穿越东西方的朝圣之旅

    《白瓷之路》的作者埃德蒙•德瓦尔是世界级陶瓷艺术家、作家,出生于英国

    他的瓷器作品以大型装置著称,曾在世界各地许多著名博物馆展出。他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被美国的《纽约客》杂志称赞为“最擅长说器物故事的大师”。

    本书记录了德瓦尔的一场瓷器朝圣之旅。这段旅程从中国的景德镇出发,经由德国的德累斯顿,抵达英国的普利茅斯。

    通过拜访这三座瓷都,德瓦尔描绘了瓷器从中国传入西方发展演变的辉煌历程。在这个历程中,瓷器是人类在一个速朽的世界里不懈追求的完美对象;

    它又好像是一个棱镜,折射出近代中西交流之路上数百年的风云诡谲。

    瓷器的原材料是白墩子和高岭土这两种矿物。他们在高温下结合,生成致密无孔的容器。中国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了解了这一切。他们熟练掌握了白墩子和高岭土的不同配比,由此制作出不同的瓷器。

    1291年,马可波罗将第一件中国瓷器带回威尼斯,由此掀起了整个欧洲对于瓷器的热情。瓷器成了西方王公贵族们争相拥有的珍宝,出现在君王、教皇的财产清册上、外交使节的礼单上。

    佛罗伦萨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认为瓷杯可以阻止毒药发挥药效。而威尼斯诞生了一个词儿叫“瓷器病”,人们用它来形容贵族们对瓷器那走火入魔一般的朝思暮想。

    西方人在痴迷瓷器的同时,也一直在琢磨它的秘方和制作工艺。但是他们的探寻总是充满了玄学的味道,没有任何实际的结果。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西方对来自中国的瓷器如痴如醉,但始终没有破解瓷器的烧制配方。

    法国:外交努力终落空

    17世纪中期,人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希望可以通过外交的方式拿到瓷器制造的秘方。他派出传教士向康熙大帝介绍西方的知识,希望可以换回大清的工艺,从而实现“宇宙中两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在

    “艺术和科学领域一切发明创造”的共享与交流。然而,康熙皇帝尽管勤奋地学习西方的知识,却并没有投桃报李,路易十四的外交努力落了空。

    德国:在西方世界率先破解瓷器的奥秘

    17世纪末,德国萨克森王国的奥古斯都二世在德累斯顿建造了名为“黄金屋”的实验室,研究瓷器的奥秘。一位年迈的数学家契恩豪斯,与一位年轻的炼金术士波特格,在多年的艰苦实验后,终于在1708年烧出了一件真正的瓷器。

    德国由此在西方世界率先破解了瓷器的奥秘,也建立了西方第一座瓷厂。

    英国:让瓷器工艺传遍世界

    18世纪初,英国人威廉•库克沃西在康沃尔郡找到了白墩子和高岭土这两种矿物,并在1768年烧制出英国第一件货真价实的瓷器。由此,瓷器工艺传遍整个西方世界。

    在成功地破解了瓷器之谜后,西方人再造和拓展了瓷器,赋予这种美丽的器物新的内涵:

    以韦奇伍德为代表的英国陶瓷商人,推动了瓷器的大工业化和商品化;

    德国纳粹阿拉克瓷器制造厂的艺术品,代表了瓷塑的最高水平;

    西方人对于白瓷的情有独钟,也拓宽了瓷器在色彩上的审美。

    感悟:西方对于瓷器的探索和追求精神超乎我的想象,可以说他们是狂热的,从侧面也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制作工艺的精良,超越西方几千年,陶瓷最早出现东汉时期,是我中国的文化和艺术瑰宝,作为当代的青年应该

    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古人的工匠精神,创造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0-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ii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