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洲
八十多岁的郭大华老师一直很忙:老年大学任教、到基层参加书画进校园、进部队、进农村、进工矿活动;参加各类书画展、讲习班等,还要坚持书法创作,几乎每天没有闲着的时候!
郭大华老师不仅书法上造诣颇深,书法理论方面的探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郭老师认为:艺术家要通过艺术创造,对人民进行审美的思想教育。艺术家们的心应与时代息息相通,与人民的需要紧密相联,力求将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广大百姓。“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响应新期盼,满足新需要。
同时,郭大华老师还坚持追求作品的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作品是没有生命的,没有生命就失去了作品的共鸣感和内张力。作为一名书画艺术追寻者,书画作品是艺术家艺术理想和生命高度的体现,在创作时释放的是精神的光彩和灵魂。我们可以在艺术天地里纵横驰骋,但不能不接受时代和人民的检验。书画既是书画家个人抒情达意的工具,但也是广大人民寄托情感的形式,要想真正的为美好生活服务,满足新的需要,我们就要思考,研究我们服务的对象的需求特点。要探讨作品在社会上的作用。
任何艺术形式如果达不到教化人的目的,严重地忽略了自己是个服务者,脱离了自己的服务对象,没有想到广大人民这个群体对作品产生的制约作用。郭大华认为这样的“艺术”,只能徒有形式而已!
作为一名艺术家,要研究你的服务对象,要量体裁衣。今天的时代变了,艺术家们创作的内容要与时代相吻合,要反映人民的心声,要歌颂美好,要引领人们前进;要小型化,要精品化、要适合广大群众张贴、悬挂。
艺术家只有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以优秀的作品去夺取、占领阵地,才能把传统文化植入百姓心中,并且发扬光大。
今天,书画已进入了艺术审美时代,展厅已成为书画作品共享的展现舞台,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化家居环境,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等需要也在不断增长。这就说明书画作品从展厅转向客厅也就成了新的趋势。我们的工作既然要与人民需求相吻合,那么在创作形式和内容上就应该从展厅巨幅转向小型化,多创作一些小型多样的作品走进百姓生活中去,与时代同频共振。关于精准发力。
郭大华说:艺术家除要有艺术才华外,还要修炼人品,用“品德”去占领市场。平素有针对性的对长寿老人、老党员、退伍军人、孤独老人、有疾病的老人、留守有困难的老人等,是否可以主动送上书画作品,如“寿”字、“家训”等,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对于现如今有些人学王義之的字,抄李白的诗,就成书法大家的现象,郭大华老师认为这只是社会的一种“快餐文化”。艺术家要有自己的东西,才能立于世。书法的本意就是要写自己的心声,光抄古人的诗,已经偏离了书法的本意!
艺术之内的“艺术”,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能达到;而艺术之外的“艺术”,往往被很多人忽视了。而这做人做事从艺的艺术,才是一个艺术家应该真正追求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7d5896cfa1b15a6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74103a6fdbc12c9a.jpg)
本文所展示的郭老师书法作品,其内容均为郭大华自己创作的诗、词、联句。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8e98e6d199b9b10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c4ed0cae0878b74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3afd01d5813282e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5fae798e4f052d1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c9cf7eaa377d7e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3f8dce23eb4dc1e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d0fbce0706a5263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09fdb1af98214a1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281/2dedfd5a1cec62e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