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文化苦旅—都江堰》读后感

读《文化苦旅—都江堰》读后感

作者: 高翔_b102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23:23 被阅读0次

我很喜欢余秋雨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文化苦旅》,《山河之书》,我特别喜欢。我没有去过远方,但是我能够跟着作者一同看这大千世界,欣赏这华夏风貌,领略这民俗民情。

今日读到《都江堰》才知,这样一个震惊世人的工程竟然是一个不起眼的任命所谓,我的老家离四川到不是很远,用现在的路程计算最多也就是四个小时,不过一直只是路过,从未细细的游览一番,实在惭愧。

一个被任命为蜀地的守郡,既不是水利工程专业,又不是科学工作者,但是却建造了这两千多年屹立不倒的“幸福工程”。直到今天还支撑着亿万人的生计。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冰,也许很多人可能就连他的名字也不曾听过,李冰不是水利科班出生,不过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深淘滩,底作堰”)、八字真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直到二十世纪仍然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以使命为学校,以生活为老师,竭力钻研,终成一事。

如今他的石像出土后在伏龙观里展览,有人说他是李冰的儿子,也有人说是李冰,无论是李冰还是他的儿子,都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和使命的传递,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和繁衍,如果他还有后人的话。

相关文章

  • 读《文化苦旅—都江堰》读后感

    我很喜欢余秋雨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文化苦旅》,《山河之书》,我特别喜欢。我没有去过远方,但是我能够跟着作者一同看这...

  • 再读都江堰——之遇见都江堰

    去年第一次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都江堰》,就知道那句:‘‘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先生在青城山留下的一...

  • 《文化苦旅——都江堰》

    通过描写,把都江堰的水都写活了。道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因此,也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道无处不在,...

  • 《文化苦旅》都江堰

    道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因此,也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道无处不在,却在都江堰作了一次集中呈现。 ...

  • 《文化苦旅》|都江堰

    第一节,将都江堰与万里长城作比较。一座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至今还一直执掌着亿万人的生计,为天府之国提供庇护和滋养,...

  • 文化苦旅-都江堰

    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

  • [都江堰]——《文化苦旅》

    1 虽然现在的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家门不出校门不迈的宅女,但我依然记得初中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想出门去看看。看看这个世...

  • 一声叹息

    ——《文化苦旅》读后感 记得十几年前,读过余先生的老版《文化苦旅》,《道士塔》《风雨天一阁...

  • 余秋雨《都江堰》|拜水问道都江堰

    文/鸣凤乔 1 余秋雨的《都江堰》是《文化苦旅》的第四篇。看完第一遍,根本没读出什么。前三篇都写了读后感,这一篇卡...

  • 余秋雨《都江堰》|拜水问道都江堰

    转自/鸣凤乔 1 余秋雨的《都江堰》是《文化苦旅》的第四篇。看完第一遍,根本没读出什么。前三篇都写了读后感,这一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文化苦旅—都江堰》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kr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