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脆弱的人,很少是宠出来的,多是幼时不被看见,特别是父母根本看不见他。
于是孩子就处处作妖想引起关注,但是往往引来的可能是一顿吼骂,于是孩子要么退回自己的港湾不再寻求关注,封闭自己,要么可能更加作妖,淘气,让大人头疼连连,大人继续看不见孩子,更加粗暴的对待这个“顽劣”的孩子,陷入恶性循环……
01
我家二宝出生后,刚刚从医院回家,家人们都围着妹妹看,哥哥可能也是出于对小婴儿的好奇,也凑过来看,但是呢又毛毛躁躁,冒冒失失,就在床上围着妹妹转来转去,好几次差点踩到妹妹,于是自然收到一番呵斥。这个时候的我就没有看到大宝因为妹妹的到来吸引走了原本属于他的关注目光而引起的失落。
从这天开始本来乖巧可爱又懂事的大宝开始了他的作妖之路,表现出来各种“不懂事”:吃饭也要大人喂,经常要妈妈抱抱,看见妈妈给妹妹喂奶就发脾气,故意制造响声……对妈妈的依赖变本加厉,异常黏人,当时的他内心一定是担心、害怕极了,被抛弃的恐惧感一直笼罩着他,可惜当时的我根本看不到孩子这一点!
02
妹妹的到来,原本晚上睡在爸爸妈妈中间,现在直接移到了和大床拼接的小床上去,这件事更是雪山加霜,一开始因为新奇他还欣然接受,过了几天就开始反抗,嚷嚷着不要睡小床,但是仍然没有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逼着他睡小床。
睡小床这件事大宝持续反抗到妹妹一岁以后,我才看到他的需求,于是把妹妹睡小床,大宝回来睡大床,继续睡到爸爸妈妈中间,那天孩子特别开心,也是从这天起,我发现孩子跟我的对抗好像突然少了很多。
03
妹妹刚刚满月,大宝上幼儿园的日子到了,新入学,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去,让本来就不安全的孩子又遭受了一波冲击,让这种不安全感又加剧了。
家里想方设法吸引妈妈的注意力,学校里吸引老师的注意力,恰巧遇到的老师也不是脾气那么好的老师,不怎么乖巧的他,被训斥惩罚也是免不了的。
于是在妹妹出生的第一年里,也是大宝上幼儿园的第一年里,他的各种作妖层出不穷,孩子很痛苦,作为妈妈我更痛苦,亲子关系一度非常糟糕。我知道这是不健康的,于是开始大量的读书学习,并且付费去学,参加PET工作坊,自然教育工作坊等等,才慢慢发现背后真正的原因,一切都来自于我对大宝的“看不见”。
04
一个孩子,他的情绪背后往往都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他们不会正确的表达,只会本能的去闹,这时我们做父母的,就需要多留个心眼儿了,哪怕只是简单的多思考一下:孩子闹腾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呢?
我明白了大宝作妖的道理后,做出了以下改变:
第一,每天抽出单独陪伴大宝的时间,哪怕只有十几二十分钟,妈妈是只属于他的,讲故事、做游戏、哪怕是简单的聊天……
第二,和孩子多一些肢体接触,抱一抱,亲一亲,玩打闹游戏,顺便多抱抱他,有时他闹,哪怕我什么也不说、不做,静静的抱抱他,他很快就好了;
第三,和他约定只有我们俩能懂的暗号,只要孩子报出暗号,我就要满足对应的要求。
第四,坚定的告诉孩子,妈妈爱他,一定要说出来。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大宝的转变很大,情绪稳定了不少,对待妹妹也温柔了很多,还会主动照顾妹妹,帮妈妈打下手,亲子关系越来越和谐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是对大宝的溺爱,会不会把孩子宠坏。我想说,这种理解孩子的爱只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打牢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大宝,理应有一些属于作为老大的“特权”!被看见,被单独陪伴,是妈妈应该给予他的最基本的特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