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涪陵,我立刻想到乌江牌涪陵榨菜,经常在超市逛到。前几天,我进一步的从央视认识到重庆涪陵,它坐落着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中的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这是新时代的涪陵,涪陵页岩气田将带着更多人的希望,向前发展。现在从一位美国作者何伟的视角了解这座小城。他笔下的涪陵已经不再,现在这座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但是,我相信它所具有的豪爽、坚韧和好客的特质依然持续着。
作者曾于1996年至1998年以“和平者”志愿者的身份在涪陵支教,这期间他一直很用心的融入当地生活,关注当地的普通人:农民、流动人口和小创业者,理解他行走过的这座小城。这本书道出他对这地方的观察和记录,虽然只是一小段特定时期内的一个地方,但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折射出当时国家的状况和民众的性格特点;它犹如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平时忽略的成长之地。当我们在自己的城市待得久了,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很普通,无任何新奇感,因而失去了对它的观察。当大家忙忙碌碌的为工作、家庭奔波时,不妨停一停,去感受当下城市的味道,甚至去读懂它。
当你去涪陵旅游时,也许会想是什么样的历史促成了现在的这座城,这土地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何伟在文中说:“中国人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与外国人截然不同。当我看到那些呈梯状的小山包,注意的是人如何改变土地,把它变成了缀满令人炫目的石阶的水稻梯田;而中国人看到的是人,关注的是土地怎样改变了人。”确实,那个年代大家还在为解决温饱的问题而烦恼,人们没有心思去欣赏周围的一切,只想着今年如何能有更好的丰收。如今,人们过上小康生活,提升了马斯洛需求层次,更能去感受生活。他们可以去欣赏桃花、樱花、金黄的麦田等一切美好事物,拍个靓丽的照片,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愉悦感。我想现在的涪陵人民也会沿着乌江一边漫步一边想着我们怎样改变了这座城。
作者一直在聆听涪陵的各种声音:摩托车轰鸣声、车船喇叭声、建筑工地噪声、涪陵的历史和文化声、小镇上为生计奔波的老百姓心声、想改变命运的学生之声等等。这些声音各有各的风味,但都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特性。特别是学生的心声,作者从他们的日记中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比如他们说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别,比如对中国当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时提出维护公共秩序的建议,比如他们父母在最艰难年代经历过的事情对他们成长的影响;比如他们说出大学开展军训活动的真正原因。从这些声音,作者可以带着空间和时间感去冷静的看待这些事件,也让我们能从他的文字真正了解到当时的历史。
涪陵是一个腿的城市——棒棒军青筋毕现的腿,老人们佝偻如弓的腿,年轻小姐们细如柳枝的腿。爬坡上坎,你得留神的是脚下的石阶;低下头,你就能看见走在前面的一双腿。例如,当地的文化符号-棒棒军是一种群体活动,凭着自己的双肩干活糊口。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也基本消失。但是曾经的棒棒军体现着这座城的坚韧精神和百姓的积极生活态度。所以作者在这两年的生活中,也利用自己的双脚,经常跑步,在跑的过程中了解农耕模式、认知山脉的轮廓和渐渐读懂各种宣传标语,在奔跑的路上感受人类世代以来和土地相互较劲的过程。如今,越来越多人去重庆旅游,不仅是品尝当地的美食,更多的是去感受这座独特魅力的山城,整个城市建设在江边的山体之上,依山傍水,充满了灵气。
当时,作者就认识到大多数涪陵人的自我认识是取决于别人对你的认知。他说:“儒学的目的跟这个不谋而合,它严格地根据她与身边每一个人的关系来定位她的角色:她是这个人的女儿、那个人的妻子,同时又是另一个人的母亲,每一个角色都有具体的责任义务。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相当有用,但这样的和谐一旦打破,她就丧失了自我身份认同,因而很难再把那些东西聚合起来。”他希望中国人将个人的身份认同建立在既定的价值体系之上,而不管别人怎么看待。特别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更需经常内省,倾听和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事,相信你的自觉本能,好好了解自己。现在很流行的断舍离也是一种觉察手段,通过断舍离去思考当初做出决定的初衷、后果和影响,最终让自己达到轻松自在的状态。
不管何伟在这两年遇到好的还是不好的事情,他依然热爱涪陵,因为那里是一个充满了人性的地方,既闪耀着光彩,又点缀着瑕疵,而这样的城市注定总是有魅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