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伤寒论国学与传统文化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7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7

作者: 侠医世家毛巾哥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08:26 被阅读42次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97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注解:

    此条讲的是半表半里少阳病的发病机制(原文第37条已经详细讲过了,可参看)

    脾胃弱了津液虚了,“血弱气尽”,不能祛邪外出,于是腠理开了,邪气进来了。正气与邪气相搏,互不能胜,在半表半里的位置僵持住了,便结在了胁下,其实是胸胁里面的三焦区域,于是胸胁苦满。正邪交争,正胜邪退,病往表往阳走则发热;正退邪胜,病往里往阴走则怕冷,于是“往来寒热”,且“休作有时”,发作和停止有定时。

    脾胃弱,自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脏为阴为收敛,腑为阳为传输,一静一动一阴一阳,其功能是相连的。少阳病为痞塞不通,脏腑运行自然也不顺畅,邪气上不能出表则为邪高,下不能通则会痛,此谓“邪高痛下”。胃为脾之腑,胃不降因此会呕。

    以上为柴胡四证之原理。服了小柴胡汤如果很渴,说明兼有阳明病,此阳明为肺胃区域有热,条文中说“以法治之”,可以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小柴胡加生石膏汤这个方子用途很广泛,证属少阳的诸如高热,腮胸肿大,淋巴肿大,大脖子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乳腺增生类疾病,用之有奇效,急性的往往几剂而愈。为什么呢?因为病发于上多为阳证,生石膏不仅寒降,且辛凉而散上焦之热结

    原文:

    98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注解:

    这一段出现一些后面才有的内容,行文也有些乱,疑有错简。

    病了六七日,“脉迟浮弱”,脉浮说明病还在表;脉迟弱,并不紧数,说明邪气已经在退。“恶风寒”,说明津液还虚;“手足温”,说明津液已经在慢慢恢复,手足已经开始热了。这时候已经快好了,医生却“二三下之”,反复的用下药,于是又伤了胃气,“不能食”了;“胁下满痛”,说明病在半表半里;“面目及身黄”,有黄疸,结合后面“颈项强,小便难”这样的津虚证来看,应该属于阴黄,就是陷入阴证的黄疸。

    黄疸是因为脾胃运化不力,三焦水道不通,津液郁在肌肉里,郁而生热所致。只要小便利了,黄疸就会好。同时津血虚少陷入阴证,那就是寒热夹杂,属于六经之厥阴病的范畴。按这个情况,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茵陈合适,却给了小柴胡汤,服药后必定会“下重”。何为下重?就是很想排便,肛门坠胀,却排不出来。这种下重的局面是肠道有热,脾胃却虚寒,推动力不够引起的,与黄疸的原理类似。小柴胡汤还是以清热为主,所以并没有解决阴证的问题。

    黄疸,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后面的内容,这里就先不作解释。

    “本渴饮水而呕”,如果渴欲饮水而呕逆,这是前面学过的五苓散方证,柴胡汤自然也不合用。

    后面忽然来一句“食谷者哕”,很突兀,又没有下文了,疑为错简。

    原文:

    99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解:

    这一条可以看作是一个典型的小柴胡汤的医案。

    “身热”有表证

    “恶风”,“颈项强”,表证兼津液虚

    “胁下满”,柴胡四证之一,四证具其一便可以确定是少阳病

    “手足温而渴”,偏向于热的方面,那就是典型的少阳证了,处小柴胡汤。

    这里有太阳病,也有少阳病,为什么只用小柴胡汤呢?临证上不管是三阳并病还是二阳并病,只要有少阳病就要以少阳病为主来治。原因有二:

    第一,半表半里是中间区域,是表里的枢纽,半表半里不通,里外皆不得通;

    第二,半表半里证的实质是脾胃弱,所以柴胡类方药都是以建中为主的,脾胃功能恢复了,无论哪个区域的病就都可以得到解决

    ​《伤寒论》部分药物剂量换算备注:

    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

    1两=24铢=15.625克

    1斗=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吴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约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ql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