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夸奖女儿早起读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料女儿回了一句”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夸她如此机智的回答,她说这是郑渊洁说的哦。后来到网络上一搜,确有其文。其愿意大致是说,古训虽教人勤奋,但未必勤奋是适合每个人的,譬如虫子勤奋早起就恰好是被鸟吃。后来,文章又论及因材施教。
我深深为郑先生的机智和文采感到敬佩!然而内心却隐隐的不安,这话是否会成为懒惰时的护身符呢?
经与女儿一番探讨,终于找到玄机所在----对“早起”二字的理解。古训说鸟儿早起,意思是要勤奋,开始努力的时间比别人”提前“一些,用功多一些,这点在郑先生文章开头也有提到。然而笔锋一转,后文的虫儿早起则指在“早晨”这个时间段起来活动。
最后,我和女儿一致认为“作为虫子,还是睡懒觉比较安全”还是是不太妥当的。若说作为虫子应该减少在早晨或者说白天曝露于阳关之下,那就很有道理,因为那样容易被鸟发现并吃掉。然而若24小时睡懒觉,那很快就会从懒虫变成死虫了。反而是要比早起的鸟儿更早,比勤快的虫更勤快,在天亮之前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才有资本在白天乃至清晨就开始做“懒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