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朗朗上口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貂,并怡然自乐”又或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我们都会知道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陶渊明。可对于陶渊明的一切,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今天,当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陶渊明》,我对陶渊明有了全面的认识,从于发自内心去热爱,敬佩他。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又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
陶渊明是这个颜值的典型例证,朕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但是烧舌裂他的作品的人们对他不是毫无了解,但想完全了解却不是容易的事。
朱先生是从三方面来介绍陶渊明。
第一,他的身世、交友、阅读和思想。
1,他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祖父才做了不大不小的官,他的父亲早在家闲居。他母亲是明名士之女,父亲还有再娶。他有同父不同母的弟弟和妹妹。
父亲和父母都早死,弟妹也早死,留下了侄子靠他抚养。
他自己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不同母),原配在他30岁左右去世,后来再娶。
他23岁为了生计放下犁头去求官,做了两年多,他母亲去世,丁忧两年,到了29岁那年,他团购的,当时是大夫的虚伪和官场的恶浊,解印绶归田。
2,个人的性格成就和他所常往来的朋友亲戚们都有关系。
陶阳民生平和四种人交往。有做官的,有一起写文章的,也知己如僧人慧远师傅和他的两个徒弟,还有田头野夫。他最好最自在就是田头野夫了。
第二,他的感情生活。
他孝敬母亲,爱弟弟妹妹,也爱妻儿,对待朋友非常真挚。
第三,他的人格与风格。
他为人清高,率真,不矫情。有隐士和侠气的性格,对自然一种亲近自然。
这些都表现在他的作品里,他的才艺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典范。
有人说,只有屈原和杜甫能和他一比。他从不势利,尽管去求官也是因为为了糊口。
他一生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喝酒成瘾。他去世只有51岁,生病而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