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家做的第一拆,可能有的伙伴还没听完昨天的课程,对拆书到底是什么还有疑惑。如果把时间拉回到4年前,那个时候我其实也对拆书充满了疑问。身处大学的象牙塔,对社群组织没有太多概念。甚至我去到线下活动的现场,都因为胆怯犹豫要不要进去。
这是我2016年4月21日,我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时的照片。我发现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对一本书中的几个片段进行深入的讲解,现场甚至还要求做角色扮演,还要讲自己相关的经历。我马上就被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因为它和我之前所知的读书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那些你听到的内容,是可以马上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7231/d7b8e569e069d341.png)
后来,我马上就联系春哥,问他怎么加入拆书帮。春哥的回复是,因为当时橘洲分舵还不是正式分舵,尚不具备资格开办像大家如今参加的RIA训练营,只能自行完成30拆,才能加入。当时我觉得30拆嘛,应该很快就能完成。于是我就在活动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开始了我的第一拆。
我当时的考虑是,要想拆书,首先得看书。那我就看个两三天书,再从中找到适合拆的片段。那个时候正想做做时间管理,让自己养成早起的习惯,于是就选《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这本书开始拆解。大家下面看到的就是我前两拆的内容。可以发现,我当时写的内容还是很粗浅的。按照现在的考核肯定不能过关。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7231/068939f50c77b1e1.png)
就这样,做了两个月,我做完了20拆,但突然就开始迷茫了。每天我都花这么多时间看书拆书,又没有什么效果,意义何在?当时眼界有限,不能理解拆书蕴含的妙用和道理,想不清楚我就停下来了。还好后来春哥找我聊了聊,鼓励我咬咬牙把最后的10拆给做了。我当时的状态就像是在爬山一样,我不知道山顶的风景到底好不好,在半山腰停下来不知道该不该上。还好我师父春哥鼓励了我,我才有动力冲上去,才有机会看到原来山顶美丽的风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7231/fb5491c3d682844f.png)
8月4号,我终于完成了全部的30拆。那个时候我正在去青海的火车上,第二天就要和十几个伙伴环行青海湖。于是我在火车上,硬着头皮把最后的两拆做完了。顺利通过了入门考验。
后来,我申请成为拆书家,拿到了拆书家手册,开始了我的升级打怪之旅。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7231/64882337a49e006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7231/1cecc21c4f71394a.png)
如果你没有到过山顶,任别人再怎么描述,你也很难有切身体会。所以我也很难事无巨细的把所有成为拆书家的好处、前后我的变化说清楚。只讲两点对我来说改变最大的。
第一点,以前我完全不敢想有一天我可以和别人讲课讲上几个小时,但是当我通过了拆书家的考核后,我发现我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因为拆书手册里有非常详细的成长路径,一共三个大级,九个小级,难度依次递增。只要你能脚踏实地掌握一个个技能点,比如说,大家在上周我带拆的习惯课中,开场做了一个量表,这个就是拆书手册里TF3-2的一个技能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7231/97b08f8a9b274bb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7231/b7ed34ab0cdda8e3.png)
手册里会详细的告诉你应该怎么样设计量表,要注意什么。而且现场我们都会有观察家,它会有一张技能点观察表,针对你本场的带拆,看是否符合所有的技能点,如果符合,你就顺利晋级。如果不符合,我们会给你及时的反馈,告诉该怎么调整和优化,下次再重新挑战。
第二点,是我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7231/9e01d3330715c81f.png)
当我2016年看完几本做年度计划的书,我就开始不断的优化改进自己做计划的方式,还通过拆书带领其他伙伴一起制定年度计划。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7231/81f64aced9d75482.png)
通过一次次的带拆,以及现场伙伴伙伴给我的反馈,我也能慢慢感受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ok,以上就是今天的一个简单分享,算是为大家打一个预防针。如果发现难以坚持,就想想为何开始。如果确实想不清楚,就咬咬牙挺过这2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