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是著名的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是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通向中国走向南亚的第一站。记忆中,畹町是全国最小也是最知名的县级市,现在是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辖镇。
畹町是傣语音,意为太阳当顶之地。畹町名气很大,历史典籍可追溯到汉代,西汉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属永昌郡,唐归南诏,宋归大理,元属金齿宣慰司。明代分属遮放副宣抚司和勐卯安抚司,万历年间设置八关镇守边疆,畹町属汉龙关屯田区宛顶区,明朝王骥将军三征麓川,屯兵畹町,清朝明瑞大将军两次征缅,踞畹町而驰铁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畹町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驱逐外来侵略中,畹町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通车,畹町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要道和抗日大动脉。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由畹町出境,入缅协同英军作战。1945年1月20日,中国军队将日寇驱逐出国门畹町,并举行了国土光复仪式,首开光复国土之先河。
畹町,这座因战争远去而被渐渐遗忘的小城是祖国万里边关第一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国境线28公里多,户籍人口不到两万人。1952年畹町升格为县级镇,1985年撤镇建市,1999年畹町降格为瑞丽市的一个镇。畹町虽小,但却是国家一级口岸,是我国通往缅甸及东南亚的咽喉,一桥、一寺、一碑、一馆、一城,是这个边关小城的形象浓缩,也是不得不看的风景。
一桥,就是畹町桥。畹町桥是双桥,分老桥和新桥,两桥并列紧邻,都是架在畹町河上的桥梁。新桥为体现中缅友谊就依缅方九谷镇而命名九谷桥,是通关的口岸和边民正常往来的通道。老桥就是著名的畹町桥,当年的抗战物资途经的通道,现在缅方一侧封闭,中方一侧开辟成了景点,供游客上桥参观游览。两桥之间立有一座高高的大理石碑,上书畹町桥三个金字。
一寺即万佛寺。佛教在汉代传至中国,隋唐进入鼎盛时期,同时期隶属南诏的畹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藏于畹町深山之顶的万佛寺,寺名有“万福”的意思,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汉传佛寺。深山藏古寺,这万佛寺的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穿斗结构的文化内涵,体现的是儒家天人合一的理念,这种在南传佛教区域内不一样的佛教建筑,呈现出一种大一统的文化趋势。
一碑,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华侨机工是抗战时期从南洋等地回国支援抗战的华侨司机和修车师傅的总称。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一时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神州危在旦夕。在陈嘉庚先生号召下,3200多名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奔波在滇、黔、川、桂、湘以及缅甸、印度等地,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国内抗日前线,其中,一千余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用青春和鲜血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与爱家报国的情怀。
一馆,即中缅友好纪念馆。这座朴实无华的两层小楼原是当年中缅两国总理途经畹町时下榻的楼房,2006年才改为纪念馆。馆内多为当年周总理访问缅甸以及两国总理参加中缅边民联欢会时的图片和实物资料。
一城是中国的畹町镇与缅甸的九谷镇的统称。畹町和九谷连成一体,共为一城,分属中国和缅甸,隔河相望,是典型的一城两国。一河隔两国,隔河是两镇,中方叫畹町,缅方叫九谷,两镇鸡犬相闻,边民胞波情深。这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在全国都极为罕见,正如陈毅元帅在《赠缅甸友人》一诗中描述的,“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一城,见证的是中缅的胞波情谊。
当然,在畹町游玩,一定要感受一下当地的少数民族风情,品尝一下当地的少数民族饮食。畹町居住着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人口虽然很少,但都是畹町的世居民楼,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民俗多姿多彩。尤其是他们那种酸酸辣辣的饭菜,特别的爽口,特别的下饭,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