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应该是个十分不合群的人。每当公司同事给我发来私下聚会的邀请,我都是能推则推,就算不得不参加,往往也是寡言少语低头默默吃饭的那一个。当被问到你周末都怎么度过的时候,我都会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在家宅着。
然后便会被好心的长辈语重心长的劝导说:你应该多出去走走,别太孤僻了,一个人会闷出病来的。
这个社会好像对“宅男宅女”有什么误解。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宅男宅女们往往是一群蓬头垢面,整天对着电脑傻笑,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脱节的这样一群人。但其实,我觉得宅男宅女应该是一群对社会最善良友好,最绿色无公害的一群人。
他们宁愿画地为牢,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也没有去抢夺别人的生存空间,去妨碍或打扰别人的生活。明明已经善良卑微到如此地步,为什么还要有人来责备他们不思进取,自甘堕落呢?
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胜利者,在家宅着就是弱者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我每天早晨上班,在中转的日本桥地铁站里从第三节车厢下车,经常能看到一个身着西装的白发老头坐在长椅上,他脚下放着公文包,一手捧着杂志,一手拿着笔,低头玩着数独。地铁里上班的人来来往往行色匆匆,只有他一个人安静地玩着数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我不禁猜想,也许他是被公司辞退,不敢跟家人说,只好每天早早出门假装“上班”;也许他是退休在家百无聊赖,害怕与社会脱节,所以每天来地铁站感受上班的氛围。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每次看到他的身影,我都会觉得很孤独。
如果社会能够认可宅在家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也许他就不需要这么辛苦了。
我是90后,是别人嘴里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垮掉的一代”。没有干一番大事业的野心,也没有早早结婚生子的意愿。被高企的房价和日渐固化的阶级流动生生地压制着,成了低欲望的宅女一族。
但混迹网络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发表过言论攻击过别人,或者是跟风站队隔着屏幕骂过别人。甚至连朋友圈都没开,唯一的表达渠道就是写写文章自娱自乐。如果有人欣赏最好,没人看也能淡然处之。
远离朋友圈至今也是我觉得做得最对的一件事。不止节约了很多时间,而且还省去了一大堆不必要的烦恼。比如说从来没有朋友找我借过钱( ̄▽ ̄)"。
随着年龄渐长,我会渐渐避开戾气重的地方,避免与人发生冲突。以前跟人争辩,吵不过别人会气不过闷在心里好多天,现在就觉得如果是小事能忍则忍,毕竟大家都不容易。这也是长时间宅在家里修炼出来的好脾气。
我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对家里蹲这件事保持一个冷静并且习以为常的态度。就让外向的长袖善舞的人去广交天下好友,让内向的孤僻的人宅在家里享受一人的美好时光。谁也不比谁高级,谁也没必要对谁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
反正老了以后,大家还是要在一起跳广场舞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谁说不是呢?ฅʕ•̫͡•ʔ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