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从周朝的历史写起,那我们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周朝的背景。
先从周朝建国开始说起,《封神榜》大家都看过吧,武王姬发带兵讨伐纣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为了稳定局面,武王就将姬姓的亲属和功臣分派到全国各地,他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努力经营,建立自己的小小王国。
这就是所谓的封建制,封是分封,建是建国。那么这些小王国的“国王”就叫做“侯”,所谓“诸侯”,就是对这些君主的一个统称。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进一步分封,次一级的就叫做大夫,大夫也有自己的领地和人口。大夫忠于诸侯,诸侯忠于周天子。可见,周朝的社会就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这一套体系就叫做宗法。
而维系宗法的工具,就叫做礼。
如果你做了破坏礼制的事情,那么就是“非礼”。孔子毕生的追求就是恢复礼制。
但礼这个东西,它的约束力是很有限的。随着国君、诸侯、大夫一代代的更替,这些亲属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淡,互相看谁都不服气,都不顺眼。光靠礼,已经无法约束他们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晋国,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山西之所以简称晋,也是源于此。
晋国国君已经成为一个虚席,底下的各大贵族早就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而他们各自之间也是互相争斗,十分激烈。最后只剩下了四大家族,就是韩、赵、魏、智。
其中,智氏的实力最强,凌驾于其他三家之上。《资治通鉴》就从这四大家族的斗争开始说起,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三家分晋”。
关于智族,记录了它的传承人: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也就是说,智宣子族长把智瑶作为了继承人。
记住智瑶这个名字,他是日后和其他几大家族斗争的重要人物。
这一篇先到这里,期待再次与你相遇。
三家分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