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句老话很多家长耳熟能详 其实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也是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58024/37e256737a391040.jpeg)
◎文/杨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1、把握春天旺盛的时机
春夏时节,阳气旺盛,气温舒适,雨水充沛,万物进入了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孩子的各项功能旺盛,发育迅速,犹如朝阳初生,灿烂明媚,被称作“纯阳之体”。阳气旺盛的时候,孩子生长发育的脚步也就跟着加快了。
人与天地自然之气交相呼应,春夏时节,机体的阳气升发、充沛,新陈代谢加快,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到了最为迅速的时期。
据医学研究表明,孩子在一年之中,五月是长的最快的,十月份是最慢的,其中相差有将近1厘米的区别,这也正与中医传统的观点吻合。此时注意精心养育,孩子一定会长得更快、更壮。
孩子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会出现生理性的生长痛,即肢体关节疼痛或腹痛。这时要安慰孩子,消除他的紧张情绪,再按揉一会儿疼痛的部位,让疼痛的局部气血流通,还可以取一些桑枝、桃枝、忍冬藤、伸筋草等煮水泡澡,帮助缓解疼痛。
2、知晓“变蒸”小秘密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却不是匀速的,有时会出现显著的飞跃发展,好像经过了一个枢纽阶段,突然之间就长了一大块儿。现代医学有“枢纽龄”的概念,传统中医总结为“变蒸”的说法。
大致来说,在孩子1岁半之前,每过32天左右,会有一次飞跃发展。随着一次次“变蒸”,孩子长气血、壮百骸、生精神、益智慧,在体格、情智两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不仅身高、体重、头围在增长,运动、感知、语言、性格等方面也在进步。
你知道吗?
有的孩子每到“变蒸”的时候,会有一两天出现37.5℃以下的低热(但耳后、屁股摸着不热),或性情改变,烦躁易怒或默默不语,不想吃奶,或吐奶、无故啼哭。这些不适都有可能是快速生长造成的,注意养护、补充水分即可,如果是这种情况,先观察,不要误认为是疾病而给孩子吃药,这样反而会干扰他的生长。
3、春夏养阳遵天道
中医认为,要顺应春夏时节旺盛的生机,注意保养阳气,勿违天和,有“春夏养阳”的说法。阳气具有温养机体、推动汽化、卫外御邪的功能,是生命活力的保证。孩童时期,五脏六腑全而未壮,精气不足,机体的阳气虽然活跃却仍稚嫩,还不充沛,称为“稚阳稚阴”之体,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4、跑跑跳跳浴日光
太阳的温暖是能量的来源,人体的阳气也源自阳光的温暖。风和日丽的日子,多带孩子在户外跑跑跳跳,尽情享受阳光的滋养,晒晒日光浴,既可以获取更多的维生素D,帮助钙、磷的摄取和吸收,促进骨骼生长,又可以杀灭病菌,增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通俗地说要保养机体的阳气,一方面,动能生阳,寒则伤阳,要鼓励孩子多游戏、多运动,不贪食冷饮。
另一方面,还要教育孩子从小懂得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古代圣贤认为,万物在春季萌生,在夏季滋长,人们才会享受到丰收的喜悦,所以提倡春夏应时耕耘、播种,禁止伐树或焚烧山林,不能肆意毁坏鸟巢或偷取鸟蛋,不能猎杀怀孕的母兽和幼仔等等,处处体现着关爱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文明智慧。
小提醒
享受日光浴时要特别留意,宝宝的肌肤还很娇嫩,强烈或长时间地暴晒会让宝宝受伤。选择在上午10点之前、下午3点之后带宝宝到户外去活动,避开正午的日光锋芒。最好能在树荫下活动,或者日光下和阴凉处交替着。
5、放松熟睡好长个儿
对孩子来说,夜里睡个好觉太重要了,因为孩子的睡眠肩负着恢复精力、生长发育的双重任务,是促进他长高的健康觉!
昼夜之间,人体的阳气、阴气各司其职,半夜时一阳初生,正午时阳气最旺。白天阳气主动,人们清醒活动,夜间阴气主静,人们就要休息,阳气的升发、休整、恢复依赖夜间的好睡眠。熟睡的孩子全身肌肉放松,心跳减慢,呼吸平稳,活动后的疲劳得以消失,而且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要比白天多很多,足够的精力储备才能支撑更好的生长发育。
小提醒
随着孩子的长大,睡眠时间会逐渐缩短,尽管有睡多睡少的个体差别,但合理安排睡觉时间、从小养成好的睡眠习惯是不可缺少的。给孩子准备一个温馨舒服的睡觉环境、一套色泽柔和的被褥,穿上柔软透气的睡衣,让他睡个舒服的好觉吧!
6、勿饥勿饱觉安稳
睡前作好必要的准备,有助于提高休息质量。中医常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够,睡前吃得太饱或者处于半饥饿状态,都会影响睡眠质量。最好根据孩子的消化能力,调整孩子的睡前饮食总量,撑着、饿着都不可取。
晚餐要有鱼、虾、瘦肉等肉质食品,也要有馒头、面条、米饭、甜玉米等谷物,西红柿、香蕉、苹果等果蔬营养丰富又好消化吸收,还能让孩子更容易入睡。牛奶是公认的催眠食品,很多孩子都会在睡前喝奶,但也要注意,有的孩子喝牛奶后会胀肚,可以给他改喝酸奶。
小提醒
随着孩子的长大,睡眠时间会逐渐缩短,尽管有睡多睡少的个体差别,但合理安排睡觉时间、从小养成好的睡眠习惯是不可缺少的。给孩子准备一个温馨舒服的睡觉环境、一套色泽柔和的被褥,穿上柔软透气的睡衣,让他睡个舒服的好觉吧!
7、按摩脊背通经脉
人的身体背部中间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通行,按摩刺激这两条经脉,能起到通达阳气、疏畅气血、调整阴阳、改善脏腑功能的功效。儿科常用的脊背按摩或捏脊疗法不仅能改善孩子消化不良、咳喘、夜啼等病症,还能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有促进孩子生长发育的保健效果。平时在家里,你也可以经常为孩子做些简单的脊背按摩,刺激背部经脉,振奋阳气,促进生长发育,还能通过这种方式的爱抚,增进亲子关系。
捏脊的方法
让孩子俯卧 , 背部放松,沿背脊正中线,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从尾骨部向颈部连续提捏肌肤,每3~5次用力提一下,边捏边向前推进。
简易脊背按摩法
睡觉前 , 先给孩子洗个热水澡,拭干水分或涂些润肤乳液,让孩子平卧、放松。用手掌轻轻用力下压孩子背脊正中,由颈部逐渐下移至臀部,反复7次。再沿背脊正中做一次由下向上的肌肤提捏动作(参考捏脊方法),然后再重复由颈部向臀部的下压动作7次,最后纵向轻轻地抻抻四肢,完成全套按摩。
8、坐立行走莫延迟
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营养、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会有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别,但坐、立、行走、跑跳等身体动作完成的年龄规律较为稳定,常用来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程度。
一般来说,一岁以内的小宝宝每个月都有新的“能耐”:“一抬二竖三支肘,四月扶坐五抓索,六月翻身七自坐,八九会立十爬摸”。一岁以后,动作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一岁学走用汤勺,二岁能跑三爬楼,四岁自能穿衣裳,五会跳跃七劳作”。用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做些适当的动作练习,可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但不要练习超出孩子年龄的动作,揠苗助长反而会伤害孩子,甚至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如果没有特殊的疾病影响,孩子的动作发育却出现迟缓,比如站立迟、行走迟,或筋骨软弱,行走艰难,坐不能稳,要警惕孩子是否有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及时带孩子就医。
9、健脑益智更聪明
孩子在体格成长、动作成熟的同时,语言、情感、智能等也在不断增进,常常听到这样的歌谣:一月好睡二微笑,三四似认妈妈貌,五六见人欲抚抱,七八初语爸妈叫,九十学语开心窍,一岁能表恶与好。
岁半模仿兴趣高,二岁会报拉撒睡,三岁简语五唱歌,六岁识字上学校。中医认为,肾精、心气的充沛有助于大脑、心智的发育。
丰富的营养,特别是鱼虾、豆奶、糙米、坚果等,都有助心智发育,可以经常让孩子吃些核桃、芝麻、榛子、板栗、葵花子,多喝些鱼汤、豆浆、牛奶等。
另外,和孩子一起听音乐、唱童谣、讲故事等,对他语言、智力的发育也有帮助。经常给孩子爱抚、拥抱,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自信,引导孩子控制情绪,消除紧张,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58024/07c5b1917c90eb03.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