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认知觉醒》:再次确认这是一本实用的书。

重读《认知觉醒》:再次确认这是一本实用的书。

作者: 沈好好 | 来源:发表于2024-12-13 06:00 被阅读0次

01

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成长之书,更适合处在人生十字路口——过去或者当下长期处于自制力相对偏差的群体阅读,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缺乏科学方法论的人类。不那么具备去繁为简能力的初学者或者暂时无法在阅读上去繁为简的读者。

去年,初读时,我也像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认知觉醒》是心灵鸡汤一类的书,初读时我没打算从这本书得到什么,本身也没法得到什么。但是我被这本书的诚意打动了,因为我可以认为书名是《认知觉醒》,可以将它看成“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进行的回顾以及想要试图教会我们去如何走向更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很明显我是被这本书的真诚打动过。

恰好最开始我选择的是听书模式,听得我了直打瞌睡,进一步验证了本书里阐述的听书吸收不进去太多信息。

听到作者本人是30多岁开始觉醒,然后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状态,于是我后面买下了这本书,当做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吧。

我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不断在内心审视它,周岭老师无疑大量引用了他人的观点,案例。不同领域的书籍里提出的观点更科学,因为经过反复实验。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这本书的确通俗易懂,用大众都能稍加思考就能理解的语言拆解相关概念。作者现身说法,更添真诚和说服力。当一个人处于迷失状态,还向往改变,总是在挣扎,想让自己摆脱内耗或者不作为的状态,那不妨读读《认知觉醒》,它更像是一家精神上的药店,不同于普通药店的是,在这里你需要自己找症状,对症下药。

这本书背后的大多数概念在心理类、理财类等相关书籍上有多有涉及,单从心理学来说吧,必须要了解到心理学流派之多,但是普通人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系统学习,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也不是一上去读,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的。

可以说这本书的爆火有其必然性,因为有市场,才会产生大量需求,倘若没有需求,就不会成为热门书籍,它成为畅销书背后就是市场需求。《认知觉醒》的出现缓解了现代人想要改变自己状态,又无从下手的困境,这是一种长期需要,大多数渴望上进的人,只不过被科技和信息的发展下过度娱乐化的现象给遮蔽了。

作者周岭推崇“知识”,简单来说,指的是面对学习与生活了解这些知识之后会更加了解自己。如果一定要给这本书下定义,我认为是相对完整,由表及里提出一些关于如何科学学习的方法论。它是一本讲求实用的书,讲的都是一些底层概念与规律,道理朴素,但是知易行难,作者何尝不是在给深陷迷途的人指点迷津呢?

相比于网络上一些令人眼花缭乱,车轱辘话颠来倒去写的文章,《认知觉醒》胜在真诚。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作者的确看过不少书。因为无意间看到过本书很多差评,我理解,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忽略了整合能力也是十分卓越且稀缺的一种能力,虽然人们常常会忽略掉这种能力,仿佛人人都可以做到,但事实上,并非人人都善于此道。

02

倘若你们想要从这本书里找到什么通往成功的捷径,我可以非常直白地告诉大家——没有。我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一下这本书主要在写什么。写给心里充满各种过多的欲望让自己不堪负重之人,也写给常常无效学习之人,告诉大家如何驯服自己的大脑,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用对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是自己最大的帮手。

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行动力,所谓自律本身是反人性的,谁不想每天过得更舒适一些呢?关键在于,人不安现状,想要自己突破与改变,而“行动”便是必经之地。而具体的,经过详细化的清晰目标,才能让我们走出大脑处于“模糊”的状态,去做重复的事情,即内心真正的愿景。可以用将目标“写下来”的方法。

众所周知,知易行难,但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忍受情绪上的不耐烦,不安,但是“日久见人心”,你只有坚持下来了,假以时日就得以战胜人性的软弱。它像运动一样,人人皆可以入门,但关键在于一日日训练,真正磨炼人心的也是这部分内容。

这样人才能抵达“知难行易”这个阶段,在求知路上勇往直前,是每一位求知者内心的希冀。

道理说出来是经过验证和实验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是听一听就过去了,对自身的效果其实并不大,人只有在认知上想通才能达到觉醒这个阶段,行动上就不需要仅仅依靠意志力来支撑。

光凭意志力支撑,其实会很痛苦。这种体验每个人都可以对照自己过往的生活经验来看,关于“早起”这件事作者以自己4年前生活作息不规律为例,大家可以翻阅本书以此为参考。在这里我来做一个并不十分恰当的比方,就像分手哪怕成为既定事实,说出分手时却并不轻松,中间必然经过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结果总是很简单——分开。让人轻易想通的道理贯彻起来并不容易,早起也一样,有段时间工作项目原因,需要特意早起,我尝试过用打卡、定闹钟的方式早起,但是当失去了这个早起的动力,就会中断哪怕是刻意长期养成的习惯。

后来驱使我有持续早起这个行动,一方面是因为心中燃起一股冲劲;另一方面是对时间保持敬畏之心,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作为前提,这些元素的驱动下,可以实现早闹钟响起之前起床。

早起也有诸多的好处,例如清晨的时光工作学习效率更高,提前做一天的日规划;跑步——既可以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长期锻炼也可以改善身型和体型;对于前一天的规划进行复盘梳理,做一个反思;读书或者写作,大好的时光,一天之中最清醒的时刻用来读书或者写作都是一种幸福;把困难的工作放在早上;还可以有效减轻焦虑。

本书还多次提及到了为什么要读书与写作,读书与写作的好处,以及教大家一些读书与写作的方法,特别实用。

今年重新通读了一遍这本书,抽丝剥茧来看这本书全书都在教授大家关于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每一章虽然在拆解不同的概念和规律,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有一些地方前后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建议大家一定要通读全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加以调整,这正是作者写下这本书的用意所在。

相关文章

  • 重读《人人都能用英语》

    时隔几个月再次重读《人人都能用英语》一书,重温认知被颠覆被刷新的感觉。 如题这是一本关于学习英语的书,却不是只写怎...

  • 071.阅读是个技术活儿

    《认知觉醒》这本书,我是真真的觉得实在太好了,所以每个章节都重读了好多遍。 今天再次重读关于阅读的部分。 读书就是...

  • 九月份读的书

    (一)《一辈子不愁钱的活法》(重读) (二)《认知觉醒》 (三)《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四)《遇见未知的自己》...

  • 《认知觉醒》:一本帮你提炼方法论精华的书

    用了几天的时间,读完《认知觉醒》,发现这是一本帮你读完众多学者名家,提炼出精华部分来运用实践的书。 作者从认知的角...

  • 《谈判》——寸步不让,除非交换!

    文/念城北 在此,向大家推荐一本《谈判》场合非常实用的一本书。这是我第二次重读,决定把它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

  • 五分钟改变拖延症

    书目:《30岁前的每一天》 再次重读水媚物语的《30岁前的每一天》这一本书,有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可以反复的琢磨。 ...

  • 人需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去年初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如今再次翻开重读。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心理学书籍,关键在于实践,而不是认同。 记得第一次读的时...

  • 认知的觉醒 (1)

    认知觉醒1:为什么你的意志力总是失败? 这是一本关于认知的书,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耐心真的是要咬牙坚持吗...

  • 小太阳习惯~《刻意练习》有目的的练习

    今天开始重读《刻意练习》这本书,正好可以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如何阅读实用型书籍的方法。 作者写一本实用型书籍最主...

  • 你会读笔记吗?(2019-12-18)

    在固定场景中重读笔记。设置“重读笔记时间”,睡前或是洗完澡以后都可以。——《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认知觉醒》:再次确认这是一本实用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da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