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三刀,江湖人敬重他,称呼他为关三爷,历史上有一人功绩显赫,后人这样称赞他: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说的是三国名将关羽关云长人称关二爷,勇冠三军,勇不可当,死后封神,万人供奉,这关三刀何德何能,就能让人称呼关三爷呢?这就引出咱们今儿讲的关帝显圣怒诛三妖,上山打虎……
关三爷他自称是关羽之后,受关圣帝君庇护。但瞧他这模样,却不怎么像。年纪三十左右四十不到。面冠如玉,剑眉黑如墨,星目炯炯,高鼻方口,貌比徐公,妥妥的白面书生的模样,那现在的话来说就一小鲜肉。身子也不含糊,身躯凛凛八尺,宽肩膀细腰梁扇子面的身材,走起路来威风八面,不当武将,可真是屈了大才了! 可年轻时可不是那样,瘦高瘦高,没多点腱子肉,根根肋差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脖子上顶着个脑袋,活像只仙鹤,后脑勺有顶着根辫子,打远处看像是猪尾巴。那时候真吃不到啥好东西,能吃着点猪肉白面全是过了年了。走在路上走几步一踉跄,晃晃脑袋那位就问为啥啊?害!这不是肚子里没多少食嘛,身子发虚,连脖子都没劲可不得晃着脑袋嘛。
咱们正式开书
这关三刀,原先不叫关三刀,唤做关三,只因家中排行老三,因此父母这么叫他。穷人家没那么讲究阴阳五行啥的,自己都都吃不上饭了,管这档子事干嘛。贱名好养活,没叫狗剩子,二狗子算不错的了。一家五口住在个小村庄里,生活原本过得好好的,不说是小康生活也起码饿不死。可后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爹在他五六岁时病亡,而后大哥二哥上山打柴回来的路上,遇着饿虎,不幸做的了那老虎的腹中餐。他娘忍下苦痛,靠着乡里乡亲救济,加上整天日夜操劳,娘俩这才没饿死。
日月如梭,转眼间,关三长到二十岁,他母亲病重,撒手离世,去找了他死去的老爹。他娘临死前,便给他了一把刀,听他娘说,这刀乃是家传之宝,饿死也不得变卖,要代代传下去。这刀看似跟寻常之物相同,长三尺,锋利无比,寒光闪闪,刃如秋霜,唯一出众点在于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为杖,二人分夺时,则刀离鞘可作防身之用。
关三变卖了自己住的茅草屋买来了几张破木头板子,央求邻里乡亲们,钉了口狗碰头的棺材,才将老娘埋了,烧了几张纸钱含泪磕了几个响头,心中想:儿子不孝,娘到死没吃上饱饭,入了土也没个纸人纸马更没有口好棺材,唉~等儿子发迹了,便将您风光大葬,百人戴孝。望娘保佑儿子!!
关三四处流浪,一人孤苦伶仃,饥一顿饱一顿,流浪了两三年,好手段没学着净学些偷鸡摸狗的手段。说有那么一天,他来到了一座破败的庙宇中,打算夜宿这里。这庙宇年久失修,院子里杂草丛生,断壁残垣,虽说是一副破败景象但也显露出威严气息。关三轻轻推门而入,一股子灰尘扑面而来,窗户纸烂透了,香案积灰,烛案倒塌,蛛网结织。一个赤面长须的泥塑神像立在贡台上,只见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头系鹦哥绿护项扎巾,身穿八宝狮蛮青铜锁子甲,斜披绵缎子绿征袍,走金边掐金线耀耀生辉,大红中衣犀牛皮的战靴。这正是伏魔大帝关云长!他身旁扛着青龙偃月刀的黑脸将军以及旁边的将军皆不认识。关三思量道:原来此处供奉的正是关老爷,听死去的爹只说起过关云长义薄云天,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个顶个的大英雄最终死后封神,得好好求求这位老爷。好保佑我发财。想罢,便仔仔细细将早已布满灰尘的关帝塑像好好擦拭好久,旁边的两个塑像不怎得认得,但也认认真真擦拭了好。?又将烛案,香案,收拾干净。便向关二爷的面前边磕头边说道:“关老爷在上,小人跟您老人家同姓,名三。我家祖祖辈辈虽没四处救济布施,但也没做件伤天害理之事,家人也都是本本分分之人。可为何现在家人没一个善终的,我也四处流落街头,混一时活一时。老母临死前也只给我一把刀,唉,还不许我卖。真是修桥补路双瞎眼,杀人放火子孙全!关老爷您开开眼吧,保佑我好好活着,混出个名堂吧,待我发迹之时,定会回来给您老人家重塑金身,重修庙宇!”这关三边哭边磕,头磕得好悬没把地上的砖给磕碎。 紧接着,他如何拾柴火,如何吃点干粮的,咱们先且不说。
不久,金乌西坠,玉兔东升。这关三吃完随身携带的干粮后,便打起了盹儿做起梦来,梦到周围云雾缭绕,霞光四射,仙气弥漫开来,隐隐约约一黑脸大汉从贡台慢慢走到他面前。一道威严的声音传入关三耳中:明日晚上子时准有三个妖人要在此地落脚,你定要将他们捉拿,否则定会危害一方百姓! 关三睡眼朦胧定睛看去:好家伙!铁须银齿,黑面朱唇,身披金甲,生的好生魁梧啊。不觉两股战战,绊绊磕磕说道:“小人这……肉眼凡胎,如何斗得了这妖人? 还没等要他们性命,先把我生吞活剥了不可。”这有何难!这大汉便俯身给他讲,你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说罢,黑大汉突然猛推了他一把。关三猛然惊醒,忽觉是一场梦,但回想起情景有历历在目,便将黑大汉的话语牢记于心……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篇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