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现在孩子“不听话”,成了父母最头痛又无可奈何的事。
这里的不听话打上引号,是想说明对于孩子来说,不存在“不听话”这个概念,
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世界诉说着、寻求着。这个词是家长给其行为定下的属性。
家长心里“不听话”的定义
不按照父母的意愿或指示行事。
现实生活中,孩子“不听话”的表现
1.哭闹生病。“我要喝奶,我的尿不湿要换了,我肚子痛,你们都不理我了,我就要大哭。”在婴幼儿中高频发生。
2.争吵顶嘴。“老是说这说那,老师都没你管得多,你说的就是对的吗?”在青春期的少年中尤为明显。
3.捣蛋破环。“让你们惩罚我,我非得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这是你们喜欢的杯子吧,我砸了它。”在充满活力的少年时期常见。
4.麻木无感。“反正一直被你们说,就这样了,爱怎样就怎样吧。”在青年阶段人数较多。
“不听话”行为的原因和目的
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某种目的,内在驱动形成的。
孩子往往是想要确定自己的重要性(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方法往往不恰当有效,从而引起了家长的“不听话”评价。
他们觉察感知能力强,表达能力不足,感觉到家长的心烦后,会更急迫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而此时家长采用了不恰当、无效的方式对待了孩子的“不听话”行为。
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
孩子四个“自己无法觉察”错误的确认自己重要性的观念。与上文不听话的表现一一对应。
1.只有得到关注时,我在他们心中才是重要的。
2.只有我说了算,都听我的时,我在他们心中才是重要的。
3.你们不重视我,我也不会重视你们的。
4.反正我不重要,无所谓了。
家长对待孩子“不听话”行为的不恰当、无效的方式
(这些方式都是暂时有效,但是没将孩子往“听话”上引导)
1.严厉批评
“不要哭了!给我安静点!”
结果,孩子安静了一会儿或几个小时,又开始哭了。
2.放纵不管
“你家孩子在用石头砸人家窗户玻璃呢”
“孩子还小顽皮,这是天性,由他去吧”
结果,孩子长大了,打架斗殴。
恰当有效的方式--正面管教
定义:和善而坚定地管教
和善:不能带着情绪跟孩子沟通
坚定:给孩子确定规矩且必须遵守
目的: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做法:例如当你忙着做饭时,孩子发脾气了。此时保持冷静,或转身离开孩子,确保自己冷静下来,不能动气。(此时,孩子也会意识到父母的情绪变化)
冷静后跟孩子聊聊“宝贝,很抱歉让你生气,我尊重你的感受。”---确保和善
“但我不能接受你刚刚的做法,今后你不尊重我,我都会暂时离开。”---确立规矩
“我爱你,我想跟你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尊重我时,你就来告诉我。”---确保归属感
”我很愿意跟你一起找出解决你怒气的方法。“---创造价值感
每次孩子犯错,都是很好的建立感情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友善、关心、尊重是基础。
当孩子犯错时。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并向孩子确认是否正确,直到他说“对的”。
2.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不是宽恕。(可以告诉他自己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3.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怎么办,这是重点。
例如,孩子把碗打破了。
1.宝贝,你是不是感到害怕?(友善、关心、尊重)
2.可怜的宝贝,其实我小时候也打破过碗。(不能说没关系)
3.我感到很遗憾,碗被打破了。
4.我相信你能处理好,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呢?今后如何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坚定。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形成社会责任感。)
以上观点来自《正面管教》建议看原著。
更多分享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毒要救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