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65460/9aa81725044456b2.jpg)
这是跟着拆书帮阅读的第二本书籍《知道做到》。
用七天的时间拆读一本书,第一天明确自己想从书中学习的内容,自己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第二天至第六天跟着拆书帮的问题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性阅读并总结,第七天进行复盘。用这种新的方法来看书,觉得反而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
对于以前的读书方法,全书从到头尾一字不差地读完,读完之后,脑子里反而没有留下太多东西,这次没有通读,而是跟着拆书帮每天的一个问题,带着问题有挑选的读,并结合实际情况,效果还真不错。
下面我将这7天的过程做了记录。这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
Day1:
问题:你对下周的《知道做到》,这本书有什么期待?你希望通过下周一周的学习获得哪些方面的提高?写一写你对《知道做到》的期待以及想法吧。
答:时常想到一句话:看了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就是知道和做到的距离吧。
最近一年确实看了很多书,但是我的生活好像没有特别大的改变,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成了最急迫的问题。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学习到有效的方法。
Day2:
问题:从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中选择可以运用间隔性重复技巧1-2个案例,要求在原有案例上给出改进方案。
主题词:间隔性重复
答:需要提高的写作和演讲同样适合间隔性重复这个技巧。
就拿写作来说吧,刚开始我是写任何东西都是写不出来的,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但是因为加入了一个社群,必须一周交一篇文章,题材不限,形式不限,我当时就感觉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还好在坑刚刚出现的时候,社群里的一个战友组建了一个读书社群,这个社群是共同读书的,每周需要交一篇小结,我果断加入读书社群,如果没有读书作为载体,我铁定是写不出东西,还好群主知道大家的情况,对大家要求不高,只要求完成。
这期间我也出现过懈怠期,应付期,但是等这个阶段过去之后,就会出现新的转机,仿佛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一点。
慢慢地读书笔记不成问题了,咳咳,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哈哈,但是我已经在行动了,每次写起来没有那么痛苦了,就是进步,我想这就是重复的效果,间隔性重复的效果。(ps:后来才发现是自己要求太低了,但是对比自己还是有进步的。)
而且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认识的人和世界越来越多,脑子里想写的东西越来越多,感觉完成作业不再是问题。而且明显感觉到连写反思日记写的顺溜了,思路也比以前清晰了。
间隔性重复是经过反思改进之后的重复,这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它适合很多方面的提高和练习。
Day3:
问题:要解决个人信息超载的难题,你打算从平时获取信息哪些方面入手?请选择其中1-2个方面,结合间隔性重复写出给信息做减法的具体步骤。
答:说到信息超载,目前处于信息超载的情况,想学习的东西太多,然后结果就是什么都会泡汤。
个人定位和个人品牌的真重要。经过筛选确定了一个方向。接下来,计划查一下这方面的资格证书以及牛人,链接一下,看怎么学习上手最快。
我能想到的给信息做减法的步骤是:
1、对选择的领域重点关注。其他领域的知识果断忽略,或者快速浏览。但是做到挺难的,注意力分分钟被收割。
2、寻找行业牛人指路。这个其实挺难的,你找牛人,牛人不找你啊,所以还是需要提高自己的价值。
3、和本职工作结合。这点真的很重要,我们的精力有限的很,不要妄想着自己能在工作的八小时之外还能做出什么大事情,必须和工作结合并实践才是最快的方法。
Day4:
问题:以个人技能学习为例,比如英语、编程、写作等等,如何运用“少而精”的理念改善技能练习效果,请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主题词:少而精
答:现在深深体会到少而精的重要性,这个其实就是处理信息超载的方法。
比如自己,不能什么都学,要选择该领域内的经典书籍去看,向领域内的大牛请教。
希望能找到一耳个突破点,并辅以学习相关的等,更好管理自己的知识、情绪、时间、人等等。
珍惜注意力吧,把注意力放在该放到的地方,你会发现你也不会错过太多的东西。
Day5:
问题:写出你曾经灵感乍现的过往经历,如果运用积极聆听的方式,如何激发更多灵感乍现的经历,请写出你打算运用的方法。
主题词:带着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去聆听
答:贴标签是一个人很容易做的事情,做到公平不偏不倚真的很难,即使有些人嘴上那么说,但是做出的行为仍然是有浓重的个人感情和判断。
自己当然也不例外,也会常常犯贴标签的毛病。随着不断地经历,认知在不断改变。以开阔的心态去接纳这个世界吧。
Day6:
问题:片段中给出的学习跟进系统,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如果有,请分享具体操作步骤和一个具体案例。
答:我认为学习跟进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拆解学习目标。将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操作性强的小目标。
二制定标准。针对每一个小目标,制定相应的具体完成标准。
三执行。根据分解的小目标一步步执行。
四反馈。针对执行效果,给出反馈意见。
五修正。按照反馈意见,修正前面的小目标和具体执行过程。
六循环执行。执行这几个步骤逐渐形成习惯。
步骤虽然人人都会说,但是执行起来还是很考验人的。第一步特别重要,很多拖延症的原因要么是因为这件事不重要,要么是任务太难,所以要分解成简单易操作的小目标。
Day7:
问题:请用自己的总结五个拆页内容,并具体说明这一周的收获。
答:知道并不代表做到,知道和做到之间到底差了什么呢?
主要原因有三:信息超载、消极过滤、缺少跟进,核心原因是缺少间隔性重复。
为了做到,要将多余的信息过滤,留下少而精的内容,然后通过间隔性重复形成习惯,从而达到做到的目标。
这一周,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间隔性重复,以前做事情也在重复,但是每次重复都没有突破舒适区,仅仅是机械地重复,最有效的重复是每次加入一点点需要突破的内容,通过重复,将这一小部分学习区变成舒适区,不断扩大舒适区的范围。
强调!千万不要一下子进入恐慌区,要一点点突破。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专注和坚持,没有专注和坚持,三心二意,什么也做不好。最近有实践,屏蔽了很多微信群,专心做事情,效果还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