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751316/2f0839d9f236d9a7.jpg)
陈珙、楚云峥、墨小柒一行一齐上得画船,船夫便撑船离了岸。船上还有船娘,见客人落座,她立刻为客人端了一些小吃置于舱中小几,其中有盐水毛豆、糖莲子、糖藕、油炸白鲦、笋干花生、芡实糕等,饮品是醇香的西湖龙井。
墨小柒一看船娘端来的小吃顿时眼中放光,这些小吃虽不见得很精致,但却透着西湖的鲜和情趣,墨小柒只觉得饥肠辘辘起来。
好不容易等陈珙、楚云峥边聊边斯斯文文地吃起来,墨小柒终于可以暂时安慰一下自己快破产的五脏庙了!
楚云峥见墨小柒已经吃了第四块芡实糕,不动声色地倒了一杯茶给她,墨小柒端起来就喝,正好吃得有点快噎住了,她冲楚云峥感激一笑,眼睛弯成了月牙状。
一旁的陈珙见二人的互动,不禁有些迷惑,不过他倒也没太多想。
不多时船娘又端来了东坡肉、五柳醋鱼、白斩芦花鸡、醉虾等大菜,以及一些时令鲜蔬,还有一壶上好的花雕。
“来来来,就着这湖光山色,请贤弟们尝尝我们西湖的特色菜肴,今晚咱们就来个不醉不归!”陈珙一边热情地为客人们斟上酒,一边介绍着这些菜肴的来历,说到东坡肉,他更是带着崇敬和骄傲之情滔滔不绝道来。
“这东坡肉,听说乃太守大人在艾城采风途中救一中暑小童,其父母为答谢大人,特买了两斤猪肉请他在家中用饭时误打误撞所成。时农夫拎着用稻草缚着的肉,询问大人口味,以便烹调,当时苏大人正专注于填一阙词,口中念念有声:‘禾、草、珍珠、透心香……’农夫听后以为是大人叮嘱他将肉和稻草一起煮,并煮透。
吃饭之时,苏大人见肉为一整块,并未切开,甚为诧异,询问之下才知,农夫早上所闻为‘和草整煮透心香’,以为他喜爱如此烹饪,便照而为之。苏大人对此误会甚为开怀,欣然举著尝试,未曾想这猪肉肥甜不腻,还掺杂着稻草香气,甚是美味,喜爱美食的大人便记下了这个做法。”
听着这些颇有意思的典故,楚云峥和墨小柒更是吃得津津有味,墨小柒甚至端起面前的酒盅,将一杯花雕一饮而下,喝下去才觉得一股热辣之力噌地一下涌到了脸上。
楚云峥看到了,他默默地将一杯茶推到墨小柒面前,又把酒盅拿到自己这边。
墨小柒连忙把茶饮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酒盅被没收,向楚云峥丢了一个“为什么”加抗议的眼神。
而楚云峥直接予以忽视,只拿起酒壶为陈珙和自己斟满。
陈珙仍沉浸在东坡肉的典故中,他吃了几口菜又抿了一口酒,继续讲道:“这道菜是如何在杭州流传开来的?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苏大人于两年前就任杭州太守后,着手疏浚日益颓败不堪的西湖,终使西湖重回清澈秀美!百姓们感激不尽,于是纷纷敲锣打鼓、抬猪担酒送到太守府。苏大人盛情难却,只得收下。面对成堆的猪肉,他想起了农夫烧肉的法子,便叫府上厨师把肉切成方块,结合杭州本地口味,参照自己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之法,把肉焖得香嫩酥烂。之后大人命人按疏浚西湖的民工名册,将肉每户一块分了出去。民工们品尝着苏太守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异常美味,遂称其为‘东坡肉’。”
“有家酒楼掌柜听闻此事灵机一动,设法请来太守府厨师,按照苏大人之法烧制成‘东坡肉’,以此为卖点,果然酒楼顾客盈门,生意格外兴隆。其它酒楼一见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大小酒楼、食肆都卖起了‘东坡肉’,‘东坡肉’遂成杭州第一大菜。”
此时正值盛夏,湖中荷花盛开,清香似有似无,游船三三两两织于湖面,远处翠峰、古塔、柳堤相映成趣……也怪不得古往今来有那么多文人雅士喜欢流连此地、为它吟诗作赋!
楚云峥虽为习武之人,但他文也没落下,因此不由在心中感叹。再说这苏大人,如此受百姓爱戴,上司却下令千方百计找他的不是,实在是件棘手为难之事!
就在楚云峥沉思之际,墨小柒和陈珙已经连干了三盅酒,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诵读各大文豪写西湖的诗。
楚云峥觉得脑壳无以复加地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