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罗刹海市》-蒲松龄先生都讲了些什么?

《罗刹海市》-蒲松龄先生都讲了些什么?

作者: 扶光__ | 来源:发表于2023-07-30 02:07 被阅读0次

近日,刀郎的《罗刹海市》引起热议,当然,我也没有例外地听了,然后发现,听不懂。

出于好奇,翻了翻《聊斋志异》,查了一些资料,今天来和大家说道说道。

01 为什么叫《聊斋志异》?

我们都知道,《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先生写的。

那《聊斋志异》这个名字是从何而来呢?

原来,聊斋,是蒲松龄先生书屋的名字。

志异,就是解释记载奇异之事。

至此,书名的由来便清楚了。

而《聊斋志异》,我们也丝毫都不陌生,从小到大,我们也看了不少由《聊斋志异》改编而来的电影或电视剧。

比如:

电影《胭脂》,改编自《聊斋志异·胭脂》

由我们西游记里的“御弟哥哥”出演的《精变》,改编自《聊斋志异·小翠》

《古墓荒斋》融合了《聊斋志异》中的多个故事

由周迅、陈坤主演的《画皮》改编自《聊斋志异·画皮》

而被改编最多的,莫过于《聊斋志异·聂小倩》一篇。

多个版本的《倩女幽魂》,大家一定至少看过其中的一部。

我们会发现,《聊斋志异》其内容大都是借谈鬼说狐,曲折地批判社会。

对此,郭沫若先生如此赞到: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哦,对了,顺便说一句,蒲松龄先生是山东淄博人。

对,没错,就是今年以烧烤出圈的山东淄博。

大家下次去淄博吃烧烤,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蒲家庄看看蒲先生的故居。

02  蒲松龄先生的《罗刹海市》讲了些什么?

蒲先生的《罗刹海市》,大致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马骥,字龙媒,是商人的儿子。他风度翩翩,才华横溢,14岁就考中了秀才,很有名气。

后来,因父亲年老体衰,马骥就接过了父亲的衣钵,做起了买卖。

一次,马骥跟人一起去海外经商,被飓风刮走。几天几夜之后,来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都丑得出奇,因马骥风流倜傥,被当地人视为妖怪。直到马骥到了一个小山村,才遇到一些同类之人,但大多衣衫褴褛、穷困潦倒。

后来马骥才知道,此地为罗刹国,众人皆以丑为美,以美为丑。长得越丑,官位就越高。

譬如其相国,“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也就是说,罗刹国的相国,双耳都长反了,而且有三个鼻孔,睫毛还盖着眼睛。

马骥一表人才,自是得不到重用。还是当地一名已经退休但德高望重的警卫宫门官员给他支招,由他出面设宴邀请执政要员,让马骥把煤涂在脸上,扮作张飞见客。

果然,把煤涂在脸上扮作张飞的马骥得到了执政要员们的推荐,马骥也受到了国王的召见和重用,后来更是恩宠非常。

但时间一长,朝中百官对马骥假扮的面目颇有察觉。人们交头接耳的议论,百官的孤立等无孔不入。惴惴不安的马骥上疏辞官,国王未应,但允了三个月的假期。

再次回到小山村的马骥,听说了海市,那是四海鲛人聚集,出售奇珍异宝的一个集市。

马骥决定和村人一起赶海市,他在海市遇到了“东洋三太子”,三太子初见便将其引以为“中华贤士”,并引荐给了龙王。

马骥应龙王之请,当场洋洋洒洒洒洒一千余字,著成《海市赋》。龙王大喜:“先生雄才,有光水国多矣!”并将自己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了马骥,马骥也因《海市赋》一举成名,驰传诸海。

马骥与龙女喜结良缘之后,自是郎情妾意,凤友鸾交,琴瑟和鸣。

久居之后,马骥不免心生思乡之情。因外出已三年,十分挂念家中父母,衔环报恩之情郁结于心。

可仙凡道路阻隔,龙女并不能跟着马骥一起返回人间家中。

后来,马骥与龙女泪别,答应龙女再不娶妻,龙女说,倘若担心家中无人料理家务,也只纳一丫环做妾。

此时龙女已有身孕,让马骥三年后的四月八日,至南岛,还其亲生骨肉。

马骥归家后,众人大惊,原来大家都以为他之前出海已经遇难。

幸而父母健在,得以全反哺之情。

三年后,马骥依约至南岛,果见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坐在水面上漂浮着,虽在拍水嬉戏,但未见下沉。孩子背上还有一锦囊,锦囊中有一封龙女写给马骥的信,信中交待了诸多事宜。马骥虽想见龙女,但四周烟波浩渺,并无路可通。

又是一年后,马骥母亲逝世,一女子披麻戴孝站在墓穴前面,未待大家打量仔细,一阵疾风骤雨、雷声轰鸣,转眼间女子已经消失不见。

马骥知道,那是龙女。

后来,儿子福海长大,偶有一次跳进海里,几天后才回来;因女儿龙宫是女孩儿,不能前往,时常闭门流泪。

龙女不忍,一日,白天骤然变暗,龙女忽然走进门来宽慰龙宫,并给龙宫带来众多奇珍异宝作为嫁妆。闻声闯进屋内的马骥,这才终于得见龙女一面。

不一会儿,一声惊雷破屋而入,龙女已经无影无踪。


03  罗刹国,寓意着什么?

本篇故事涉及了三个地点,罗刹国,龙宫和人世间。

罗刹国,虽然早在《文献通考》中就有所记载,但蒲松龄所赋予的“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

形貌则颠倒妍媸,越是狰狞怪异,越以为美,越是显荣富贵。

原文说,“位渐卑,丑亦渐杀”,这里的“杀”字,意思是消除、削弱。

也就是说,地位越低,其丑陋程度越弱。

文末,异史氏曰:

“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小惭小好,大惭大好。”

“显荣富贵,当于蜃楼海市中求之耳。”

异史氏,是蒲松龄先生的自称。

文末是说:

“装出一副虚假的面孔去迎合风俗,人情与鬼无异。有着爱吃疮痂等怪癖之人,天下处处都有。”

“曲意取悦,自己觉得有违本心、颇为不满意的内容,别人却赞之不错;

自己感到甚是惭愧,极为不满意的内容,别人却为之鼓掌叫好。”

“唉,荣华富贵,只能到蜃楼海市中去寻找了。”

所以,罗刹国,其实是蒲松龄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下怀才不遇,从而指桑骂槐的之物。

相关文章

  • 罗刹海市

    临刘旦宅先生《聊斋百图》之《罗刹海市》:

  • 罗刹与海市

    蒲松龄的《罗刹海市》是一篇奇特的寓意小说,以罗刹国的颠倒妍媸隐喻现实,以龙宫的器重文士表达理想,塑造了两个迥然不同...

  • 罗刹海市

    马骥在罗刹国见到的人黑白颠倒,善恶不分,美丑莫辨。生活在此中,难免要带着假面具生活于此。而在海市中,一切美好如梦幻...

  • 罗刹海市

    一 “这种事,锦衣卫做了嫌脏。” 洪熙元年二月,应天府出了件不大不小的案子。先是,成祖治下二十余年, 重...

  • 分享‖罗刹海市

    出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

  • 分享‖罗刹海市

    译文 马骥,字龙媒,是个商人的儿子。他姿容俊美,风度翩翩,喜欢唱歌跳舞,经常跟着艺人们同台演出,用锦帕缠着头,漂亮...

  • 我喜欢你的肉体,更钟爱你的灵魂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里面讲了很多漂亮的鬼怪,蒲松龄先生在他的故事里一般都会安排这么一对人设,一只漂亮的妖精,一...

  • 《罗刹海市》读书笔记

    《聊斋》中有篇小说《罗刹海市》,说的是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出海被飓风刮去,飘到一处唤作罗刹国的地方,当地居民以丑为美,...

  • 罗刹海市(民间故事)

    罗刹海市 原文: 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1]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

  • 第32回 滨海大鱼现奇景 张老相公杀鱼精

    [题解]:据盛伟《蒲松龄年谱》记述,康熙十一年(1672)夏,蒲松龄与高珩、唐梦赉等8人同游崂山,并作《崂山观海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刹海市》-蒲松龄先生都讲了些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oj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