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午节

作者: 冰海lulu | 来源:发表于2020-06-24 09:49 被阅读0次

作者lulu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肩负着历史的厚重,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依然烙印在中国人的情怀里。

图片来自网络

端午节也是第一个被列为非遗的节日,端午的习俗印证着古人的智慧。挂艾蒿、菖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等防病避瘟,至今仍然保持着非常强的生命力。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有“辟邪说”、“纪念屈原说”、“祭龙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但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伟大诗人屈原一生为人正直,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放逐,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端午节作为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日,历经千年变迁,形成了极具民族和地域特点的文化内涵。但不管怎样演变,凝结在其中的爱国情怀始终是端午节的主题。

图片来自网络

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融入了多种民俗文化,用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融入了多种民俗文化,用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传递着爱心。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叫做归宁,也就是回娘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人们也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从明清时期就开始流传。各地以不同习俗方式表达女儿对父母的敬爱。在北京地区,巧手媳妇会编织五彩粽子,有的五彩粽子中放有中草药,有着祝福祝寿、防疫祛病、避瘟驱毒、企盼吉祥美好的内涵,送给父母为祈福增寿。在湖北地区,端午节甚至比春节还隆重,不仅要给父母买新衣服、新鞋子,而且准备的端午节美食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必不可少的一件习俗,是在回娘家之前将鸭蛋煮熟之后,剥掉壳,然后弄成不同的颜色,带到娘家去。在广东地区的人对端午节也很重视,一般在回娘家的时候,一定要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女儿回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鸡蛋、吃粽子、喝雄黄酒,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和和美美、幸福无比。在我国的很多地方,端午节前后,亲朋邻里之间有互相赠送粽子、鸡蛋的习俗。亲朋邻里之间通过互赠礼物,感情更加融洽,关系更加亲近。端午节也成了朋友和邻里,构建感恩、互助、友爱、和谐的人际的纽带。端午节承载着对家庭和社会的和睦之情。

图片来自网络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在端午的习俗中,消灾除疫、驱邪避魔是最原始的主题和最主要的动力。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挂上艾叶菖蒲,用兰汤沐浴,草木灰水煮粽子,采药斗百草,药酒外用避毒虫等。从传统防疫角度看,这些特殊的习俗活动有助于消瘟毒,除秽气,端午节为“卫生节”也是恰如其分的。

图片来自网络

端午节有喝雄黄酒的习俗,民间谚语就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走”的说法,更有诗云“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白蛇传》里有一个情节讲的就是许仙听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雄黄酒,结果现出了原形。这种建立在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基础上的节日主题,自古便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图片来自网络

采药也是端午习俗之一。民间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节当天,天不亮人们就上山采草药。中国各地民间至今仍普遍保留着端午所采之药最为灵验的信仰。端午节通过各种习俗表达着对生命、自然、美好生活的期盼。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活动。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划龙舟进行比赛,是“取其轻利”,看谁划得最快。在“鼓击春雷”“棹歌乱响”中,水面艘艘龙舟,犹如“飞凫”,御风疾驶,棹影翻飞。为了增加观赏性和刺激性,参赛龙舟到达终点时,划龙舟者还要“翻身径入”水中,抢夺设在水中的浮标。“龙舟竞渡”和“抢标”,把端午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如今,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图片来自网络

端午节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转变而变化。从对辟邪驱瘟主题、舍身报国或舍身救父等高尚人格的尊崇开始,逐渐又通过各种活动(吃粽子、赛龙舟等)上升为人类与自然、社会既和谐相处又主动调节的生活智慧,充满了浓浓的爱国之情。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才得以长盛不衰。

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大融汇的今天,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传承优良的文化精神。通过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高尚的品格,增强我们的民族意识与文化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延续更新。家国情怀薪火相传,我们的端午节韵味就会越来越厚重,越来越久远。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唤醒大师lulu

相关文章

  • [话说端午节]

    告诉世人端午节, 来历知晓才明白, 公元276年今天, 楚国的大夫屈原, 为了楚国和人民, 不受秦国的侵略, 而跳...

  • 话说端午节

    作者lulu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肩负着历史的厚重,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依然烙印在中国人的情怀里。 ...

  • 话说端午节

    遇到节日我们习惯问候节日快乐,但端午节比较特殊,我们习惯说端午节安康,而不是说端午节快乐。这主要跟它的来源和特殊的...

  • 端午节有话说

    话说在某学校语文课上,老师问:“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一同学说:“屈原。”老师问:“为什么?”他答...

  • 话说老公回来过端午节

    直至端午节的那天,老公也没有说要回来过节,电话里问他也说不一定,我也就以为他不会回来过节了。 冰箱里还有一些饺子皮...

  • 悠悠岁月话端午 端午节日端午情

    端午节粽叶香,端午节里端午情!阿姨挚爱似娘亲。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已来临,今日,家住本镇上阿姨给我打电话说,已给我...

  • 又是一年粽香飘舞时

    又是一年粽香飘舞时,这句话说的当然说的是端午节。我今年的端午节和前几年的端午节过得差不多,都是在平遥过的...

  • 一把艾草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挂艾草,辟邪驱瘴,祈福安康,全家平安。今年端午节前夕...

  • 周城千古颂,一眼三千年!端午缘何佩戴香包?香包文化节给您答案

    俗话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每年端午节我们除了吃粽子都会依循传统在身间挂上香包(也叫香囊),这...

  • 不该

    话说端午节不能回老家总得打个电话回去给爷爷奶奶吧,可是上午我和弟弟就想着看电视,把要打电话的事给忘了。 端午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话说端午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ol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