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摘录】“拿我自己来说,除掉打发时间的休闲书,对于我认真要看的书,我都是做笔记的。就拿《如何阅读一本书》来说,大概看过五遍,做过三次笔记。做读书笔记不是书摘,而应该用自己的思维逻辑,把作者的知识和想法重新阐述出来,这样,这本书已经不再是作者的,而变成你知识的一部分。”
今天又重点读了《30岁前的每一天》中“怎么样读书才会有用”这一节,因为我从今年3月16日开始,下定决心今年一定要养成自己每天阅读至少一小时的习惯。
自然,这个决心并不是一时兴起。只是去年、前年甚至更早的时候,总是阅读关于读书有多重要的心灵鸡汤,碰到各种渠道推荐的好书,也陆续买了一些。不得不羞愧地说,那些买来的书,至今我基本上尚未翻阅。所以,心灵鸡汤喝得再多也是无济于事,反而会变成一种对时光的消耗;即使心里知道读书很重要也无济于事,只会加重自己的心里压力;关键的关键还是要付诸实践。
所以,3月16日那天,我在【简书】上闲逛的时候,见有人推荐【小日常】打卡APP ,就逼迫自己立马行动,下载安装,开始打卡。自然而然,“阅读”被我首当其冲列为打卡目录里。令我欣慰的是,自从那天开始,我一直在坚持每天阅读至少一小时,还未出现漏打卡的情况。当然,只不过才9天,我没有什么好得意的,但至少我比以前进步了,我会继续努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看到水湄老师《30岁前的每一天》这本书,看到书中“怎么样读书才会有用”这一节,我才特别重视起来。而水湄老师在书中讲的真的是干货满满,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阅读习惯。而我觉得最受益的就是“做读书笔记”这一条。水湄老师说:“做读书笔记不是书摘,而应该用自己的思维逻辑,把作者的知识和想法重新阐述出来,这样,这本书已经不再是作者的,而变成你知识的一部分。”
我觉得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自己的思想仿佛受到了一下撞击。读书做笔记,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按照我以前的思维和习惯,读书做笔记,就是把书中对自己有用的语句摘抄下来,以备日后可以随时翻阅,反复阅读。要将作者的知识和想法用自己的逻辑思维重新阐述出来,是啊,那就说明阅读这本书的人真的理解了这本书,真的消化了这本书,那肯定是最有效的读书方式啊。
我之所以感觉思想受到撞击,也是因为心底深处感觉到了做到这一点,对自己而言的难度。也正因为如此,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特意返回重点阅读这一节。既然下定决心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把读书作为自己每天的必须课,那么,即使再困难,也必须克服。况且,自己想读书的目的不就是使自己不断得到提升吗?那自然要学习高效的读书方式了。就像水湄老师那样,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大概看过五遍,做过三次笔记。与之相比,我做得又怎么够?也再一次领略到了,成功者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成功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279431/64bfafcb6777bca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