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搬入新家,邀请我们一家吃晚饭。
姑父原来是国有企业的员工,退休后一直住在企业分的房子里。现在政府重新规划城市,他们的房子也被占了,一家人也就搬到新房子里去。
吃完晚饭,大姨和妈妈说要出去走走,我没事做,也跟着去了。
小镇不大,大姨和妈妈走着走着,又走回了他们原来的地方。
妈妈和大姨嫁到了同一个地方来,本来就姐妹情深的两人更是天天要见一次面。于是,对于大姨的家,我们也是熟悉的不得了。
记得小时候,厂子还没有倒闭的时候,进去还需要门禁。不过,那时候因为天天来,看门的大爷早就和我们熟的不得了。每次只要乖乖的叫上一声“杨爷爷,”那扇锈迹满满的大门就会毫无保留的为我们敞开。
里面的职工和大姨他们都是认识了几十年的老邻居,自然对我们一家也是熟悉的不得了。那时候去大姨家蹭饭,大姨家的饭还没熟,我们就已经吃得肚子滚圆,甚至,手里,兜里,还塞满了食物。
记得大姨家的哥哥算是我们孩子中的榜样了,可是大姨邻居家的哥哥更是厉害,早早的就以全额奖学金考出了国。那时候,妈妈总让我们向那个哥哥学习,哥哥的妈妈摇着头说孩子出去了就难得见上一面,有时候她不知道多羡慕我们围在父母身边。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聊天的场面仿佛还在昨天,可是抬眼看去,那些承载了我童年记忆的房子已经破败,城墙成了瓦砾,看门的杨爷爷也早已离去,那些带着亲切回忆的邻居全部都有了各自的新家,而那个曾经感慨孩子不在身边的阿姨,也因为生病,早早的离开了我们。
“以前还是好。”
大姨突然对妈妈说这么一句话,让妈妈忍不住驻足。
“以前觉得公用一个卫生间麻烦,现在啊,是自己啥都有了,就是还是觉得差点什么。”
差点什么呢?或许是差点那发自内心的关怀,差点那无话不说,无忙不帮的邻居吧,还差点那淳朴的一段感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