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事耽误了,先发出来,明天再补充完善(避免过了十二点会断更)!
结果,这一耽误就是两天,后天来补前天的日记,为了叙事方便起见,还是用“今天”这个时间定语!
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倒时差”!其实,“倒时差”是个打比方和比较洋气的说法,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调整生物钟。
原因很简单,就是今天是我们从PDD旗下DD买菜的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集散中心离职的第一天。而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集散中心”是外行的叫法,行业内叫“网格站”,而我们的工作点是“川Z244网格站~眉山彭山0510”。据说这个网格站已经是第三任“老板”(承包商)了,据我推断,可能还要换几任才行(因为整个体制设计不合理,承包商挣不了钱,没人会来继续承包,一线工人挣不到钱,没人会来接着干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我们先不要管网格站的死活,先只管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
可能跟从小受的教育、家庭熏陶、成长环境有关,我是被着力打造成一个“单位人”的。所谓“单位人”,顾名思义就是有单位的人,就是上有领导、下有群众,就是准时上下班、作息有规律,就是按时发工资、伤病有保障,就是困难有集体、万事有组织。我父母的人生就是这样,一辈子在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从一而终”。他们给我预设的人生也是这样,希望我能像他们一样平平淡淡同时也是平平稳稳的过一生(其实,他们的人生也不见得就平稳,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反差极大的时代)。谁曾想,我是一个“叛逆者”,没按照他们设计的道路走下去,不断的换工作、换行业、换状态(时而打工,时而创业)。用他们的话来形容,就是“丫头子抱酒坛子——睡也没睡,醉也没醉”,不专一,不专注,不专心,也就不专业,永远成不了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专家或高手,永远都是“生手”和“新毛头”,永远离成功十万八千里。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活了五十年,最长一份工作干了八年,最短的工作只有一两天(也就是去试工,干不下来就跑了),像这样干满一个月的,也有过一两次,反正应该是换过数十份工作吧?!先说创业:卖过服装、卖过水果、卖过串串香、开过水吧、开过快餐店、开过旅行社、开过理疗中心、代理过红酒和茶叶、推广过医疗器械和药品、搞过劳务分包等等。再说打工:在银行当过柜员、在证券公司当过交易员、在期货公司当过出市代表、在建筑公司当过资料员和报账员、在高科技公司当过投标专员、在建材公司当过董秘、在投资公司当过办公室主任、在物业公司当过经理助理、在电商平台当过最基层的分拣员等等等等。反正,人生里,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那么或长或短的时间,赋闲在家。
对于,赋闲在家,我是既习惯,又不习惯。习惯是因为习惯了,这已经是我人生的一种常态。不习惯是因为生物钟,因为我的生物钟很强大,到点就醒,到点就饿,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
而今天,凌晨醒了,接着继续睡;又被饿醒,接着继续睡;早上起来,吃不下东西,也勉强自己多少吃点,让胃适应;中午睡了一个多小时,强行让闹钟叫醒,出门去遛弯;吃完晚饭,继续出门遛弯……
就这样,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希望能尽快回归正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