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自己的纠结弄的挫败不堪,让信任之人产生误解。今早的误会就是这样。 决定就医之时,已陆续做相应检查,由于结果出来时间不一,加之对医生的检查程序不熟悉,询问医生与医导之间就产生误会,用同一个问题询问站在两个立场的当事人,她们给出了两个说法,我在这个说法不一致的基础上做出第一个决定。当医生和医导沟通之后,发现我的决定是我对整个事件未全面了解之后做出的,随之,在了解过程之后,我不得不推翻第一决定。 至此,医生对我的就医愿望产生怀疑,医导对我的话语产生质疑,爱人对我的决定产生不信任,而我却是最大的冤大头。事情未决定,未完成,却让所有应该对我信任之人产生怀疑,而我还为整个事件费力无果。 回顾产生问题的根源就是我对整个就医流程的不了解,导致决定、问题都模棱两可甚至可笑,最终导致事件无法推进。幸好医生通情达理,医导善解人意,爱人理解包容。事件磕磕绊绊推进。此憨案例,生活屡现。 我们要完成一个工作,要知晓全盘才能做出决定。但是获取全盘信息的过程可能会被事件破坏者误导,或者本事件就是一个误导认知的发源地。网络舆论推动的事件尤为明显。所以我们面对生活的误会,网络不实事件,传讹事件更需保持谨慎,思考的习惯,多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需要怎样才能全部了解等如此问题。只有如此才能缕清纷繁事件的头绪,不被舆论、表象模糊认知和双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