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章旨】:这章是孔子教为人师之基。
【注释】:温:寻绎,即回顾和研究的意思。故,旧所闻。新,新所得。意即老师授我的一切道理、知识,须时常温习研究,并须于当中领悟出新的道理和方法来。
【语释】:孔子说:“能够温习旧日所学,并增加新的体会,就可以做他人的老师了。”
【释义】:
“温”,是温习。“故”,是已经学过的学问。“新”,是学过的而又有所新得的学问。譬如我们把已经读过的书,再加读诵、思维,就是古人讲的温书,温故;尚未读过的书,现在正在研读,以求了解书中所载的道理,这是知新。温故知新就是随时吸收新知,而又研究已得之学。新学的,必定是在已经学过的学问基础上再提升,不断地“温故而知新”,这是好学。如此好学,就可以为人师。比如,我们现在正在百日论语学习的第二轮,这一轮的学习就比第一轮的学习能获得更多的新的领悟和体验。在已经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再大量研读更多的参考资料,并结合其他所学经典,相互佐证,同时应用实践去产生新得或心得。
朱子的《集注》里讲,“温,寻绎也”,“寻绎”是回顾和研究的意思。“故者,旧所闻”,过去所闻,所学的。“新者,今所得”,现在所得的。朱子讲“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这是由温故来发明新的领悟新的体证的意思。
“学能时习旧闻”,学了道理,能常常温习,习是温习,再深一步,习有练习、实践、落实的意思,就是把所学的,都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待人处事接物中,这叫“学能时习旧闻”。正如“学而篇第一章”讲的,“学而时习之”,就是温故的意思,不是只记在口上,口里能讲,还要真正入心,落实到自己的行为当中,自己就有新得了。果然能够把圣贤学问落实、运用到自己的待人处事接物当中,自己才有新得。这个新得就是自己有悟处,我们真正能够实证圣贤的道理,这个圣贤的道理,不只是圣贤他的境界,我们把它也转成自己的境界了。
学问包括信、解、行、证四个阶段。首先我们要能相信,相信圣贤所说的是真理,然后再去理解。如果只停留在信和解上,不能叫真实学问,这就是后面讲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真正真实的学问是什么?自己要去行、要真干!
譬如圣贤教我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真正落实到自己的心行上,真干,行有所得,就是朱子讲的每有新得。“得”是自己真正证得了,信解行证,证是什么?证明了,证明圣贤所说的是真的,自己真有体验。
“则所学在我”,这个学才是实学,变成我自己真正的学问了,不是圣贤的学问,是我的学问。换句话说,我们不知不觉入圣贤之域。运用这些圣贤道理,“其应无穷”。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我们都能运用,都能发明圣贤之道,这种人才可以称为人师,我们才可以真正做他人的老师。朱子的这个见地很难得,不是说我在读圣贤的典籍,不断地温习、不断地背诵,这叫温故;不断地又新学一些知识,这叫知新,这个讲的浅。朱子悟到,温故知新是自己真正落实了圣贤学问,然后有了新得,这个去实习、去真干,这才有新得,才有知新。
朱子接着又从反面来加强这个论点,他说,“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什么叫“记问之学”?我们学习《论语》,这些字句都念得很熟,都能背诵,听讲之后,意思也能懂,甚至还能讲给别人听,但是自己都没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没有“不亦说乎”的体验,只能叫记问之学,是自己记来的。我们博闻强记,记性好,记得多,不懂的就问、就听,但是它没有真正变成自己的存心、行为,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叫记问之学,无得于心,心里没有真正的体验。
若这样学习,那么我们学论语就叫学儒学。你是学儒学的,学得也不错。《论语》倒背如流,也能讲得头头是道,甚至讲得倾倒一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烦烦恼恼。“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还是长戚戚,心里有很多忧虑烦恼。《大学》里讲,心里充满了好乐、忿懥、忧患、恐惧,心不得其正,身不得其修,家也不能齐。为什么家不能齐?《论语》学得很多了,可是夫妻间还常闹矛盾,跟父母、兄弟、儿女关系都处不好,家没齐。别人学圣贤之道,学得不亦说乎,我们学得不亦烦恼,怎么能说有得于心?那统统叫记问之学,搞儒学,不是学儒。儒学和学儒这两个字一调换,意义完全不一样。学儒是什么?真正向孔子学、向圣贤学,入他们的境界,我们真正得到不亦说乎。记问之学,所悟有限,而有所领悟,就有所不能领悟。但圣贤之学,是圆融的学问,一通一切通,通到哪里,通到究竟的本性处,与圣贤不二之处,这才是学到家了。
《论语》共四百二十章,我们从这一章入手学到底,悟到底,就通到自性了。《论语》章章可以通自性。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你把思无邪悟到极处了,自己成为思无邪了,就和圣人一样了。论语的每一句你都能把圣贤的意思通到极处,证入圣贤的心地,那么就到达了。而没有通到自性,所悟所证还是有限,所有不知,有所不明。只是文字上的理解,背后的法义甚至圣贤的心境根本就没有领悟到。因此,《礼记•学记》里,有一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是警醒我们,记问之学不配做别人的老师,为什么?自己还没有通达。
什么人有资格称为老师?通了自性了,开悟了,明明德了,他已经完成大学之道,这个人是圣人,他才能堪称人师。没达到这一点,都是学生,都是圣贤的弟子。
而如何才能达到,在“学而时习之”,在“温故而知新”。我们学习圣贤的典籍,边学边做,学有新得,跟人分享,这还能勉强称为人师,因为我们温故而知新,真有所得。我们讲出来的不是记问之学,是自己真正在力行当中的体验。我们分享自己的体验、新得,但是这个人师不圆满,还在学习的阶段中。如果没有力行,就不能叫人师,有一句好听的话,叫经师,能讲解圣贤经典,讲解的也没错,我们可以写论文、写书,能被评上教授,这是经师。古人讲,“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们学习圣贤之道,从事圣贤教育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经师的层面,要做人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的学问要能堪称人师,必须力行才行,我们的行为能作为世间人的榜样、模范。
《礼记•学记》里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与“温故而知新”是互相发明,让我们从正反两方面去理解,什么才是师,师的最低标准就是温故而知新。我们把自己所学的道理,真正去力行,有新的体会,这叫知新,才可以为人师,这是孔子讲的最低标准,勉强可以称为老师、人师。如果我们没有力行,就不可以为人师,即使是学富五车,知识很广博,一切经都能背得滚瓜乱熟,讲解得天花乱坠,都不能称为师。为什么?没有所得,没有新得或心得。
此外关于学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学不要杂。今天去这学学,明天去那学学,每天都很忙,学了一大堆,但是相互之间没有特别大的联系,或者同样的主题,听了很多,甚至相互矛盾,到最后脑子一团浆糊。我们看古时候学生跟老师,认定了都是终身跟随,一门深入。现在学习,同样也需要这样的态度。当然选定一位好的老师很重要,一旦选定了,就先一门深入,直到你真的把老师的都领悟了,证到了。再去学别的。或者就算学别的,也是来帮助理解当下所学的内容的,并且最好都是围绕一个清晰系统的学修体系的,同一个学修方向的。学经典也是,不要一下子四书五经一起上,就先一部经典学透,然后再学其他,就会发现其实都是相通的。
因此,首先学的时候要专注,一门精深,系统修学。然后学的过程,不断温故知新,学以致用。这样方能有所得。
学修思考:
(1)用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对“温故知新”的理解。
(2)内省一下自己的学修状态,能否做到“温故知新”,如果做不到,分析下原因以及改进的方案。
(3)您是否有清晰的学修方向、体系、方法,并能否做到“一门深入”。
妙行2020.10.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