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第一件事情,点开微信读书,看了好友的阅读书目,把感兴趣的书籍马上放入书架。顺眼看了看自己待读区域,300多本书被自己霸占着,读完的寥寥。
最近一门心思读的梁衡在蹒跚进展着,其他动也不动。前段时间占有的韩愈文集,史记十卷,宛如给修了后宫中的又一处院落,呆着,不知道何时见圣上。
每日问自己,修习古文了吗?
每日问自己了吗?行动了吗?
喜爱的书,光占有,随即被冷落,是我对书籍的矢志不渝的态度,这就是为何我始终花拳绣腿,未见深功的原因。
曾经为改此疾,痛下决心读不完现有藏书定不再买书。但是也无病呻吟了半天,痛下的决心和买书时的豪情壮志一样,三分钟热度,不了了之。
书继续买,而且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心里总认为某一时期的关注点是唯一的,是加盖了时间戳的,所以关注的书不买,往后定将遗忘此段思想感情。
买了呢?还是买10本,没有一本完整读完的,同时在读n本,虽认真有感悟,也终究不全面,不系统。这直接导致样样精通,样样稀松。令自己非常苦恼。
心如江中浮萍,自然根基就浅得很。
最近习得公文特点一二,文风没全部达到水平,但意识形态变化很大,而且自认为文风随心而动。意识到言之有物方为上乘,自然就努力向开门见山,言之有物靠拢,摒弃虚拟世界的浪漫。
行动也必须动之有物,深入细致,专心如恒,培养"工匠式"行动指引。
现在总后悔,如果我原来订立的目标没有移动,那么总有几个靶会被命中靶心,而我的不断变换的中心,让我屡屡脱靶,箭总是饱满的满弓状态,总是在射向靶心的路上,每个箭都栽在半道上。
如果,生活没有如果,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如果。如果我当初把学习中国文学史的目标按照买书的节奏工匠式学习完毕,那么我的古文造诣就会不这么平常,公文写作也就有坚实的基础。而如今,买了《古文观止》,从基础积累。
这次要横下心来,把梁衡的作品仔细认真读完学完,行文日后就以梁衡文章为标准。古文要把微信读书里下载的统统读完,学习韩愈散文的简洁明快。要把毛泽东文集至少读一遍,梁衡受益匪浅的,我定可以拨云见日。
当下要深钻,放弃浅尝辄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