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说:“我还是比较理性客观的,能够看到自己孩子的优势在哪里,缺点在哪里。我的困惑是怎么把孩子的那块短板补上去。”
因为不了解情况,所以不好乱给建议,只能说如果需要补那就去补,具体方式可以与家人、老师等一起商量,以孩子愿意补为前提,至少不是强烈反对。不然,补的效果不会好。
“需要补就去补”,这是不是说有些短板是不需要补的?
是的,我以为,不是所有的短板都必须补上。
古人告诫我们要注意“取长补短”,后来国家又强调一个人要“全面发展”,似乎人有缺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非得改正不可。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个人哪能没有缺点,缺点又哪是说改就能改、说补就能补的。
生活中有很多事很滑稽,很没道理,却又是那么一本正经的样子。比如说,老师总是教育学生不要偏科,可奇怪的是学校课程一直有主课、副课之别,高中文理分科也是惯例。再比如,我们总是说要有规矩,事实上很多事情靠的是“潜规则”而不是明规矩。
这些个事,如果想不明白,就很容易被人误导了。
比如,孩子的学习,不见得每科都必须考到90分以上。有的孩子可能真的不是读书的料,那就别非要上高中考大学,义务教育阶段过了找个职业学校也挺好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孩子写作文时都可能会用上。
不过,我知道,很多父母对此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觉得,我的孩子,哪能只上个职高,怎么着也得本科毕业吧。
因此,到底是孩子需要补短,还是父母死要面子,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面子的事不提,就说补短吧。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下相关的一个词: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显然不是告诉我们要把短板补上去,而是鼓励我们要发扬光大自己的长处,在必要时回避或掩饰一下自己的缺点就行。
有人会说,如果把短板补上,岂不是更好?理论上这是成立的。关键是,补上短板可能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未必值得。而且,人与人是不同的,与别人相比,某一块是短板;从个体角度来看,这块短板其实已经发展得很好了,再花时间与精力加上大把金钱,未必能把这块短板补上。
所以,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一样,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前提是对个体有一个真切全面的了解。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的人还是愿意选择取长补短,他们的理由往往是:哪怕不能比别人强,至少也不能比别人差太多。也就是说,他们是以别人为标准,而不是真正从自己或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建议爸爸妈妈,仔细审视自己孩子的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取长补短还是扬长避短。
这个过程中,最好把自己的面子先放一边,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