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作者: 平凡是一种势 | 来源:发表于2017-06-11 21:36 被阅读0次

通过光的反射,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花花绿绿。

但是,色盲症患者因为生理上的原因和正常人看到的是不同颜色的世界。

有些人看不到红色,有些人看不到蓝色,甚至有些人直接就是一个黑白的世界。

在医学上,这些人是“不完整的”。

而在认知世界这件事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色盲症患者”。

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是通过已经掌握了的认知在脑子里构建出一个认知世界模型。当我们遇到一个事物的时候就把自己构建出来的世界套上去来理解。

所以,一个新事物出现的时候,就往往会起冲突。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认知到的世界也就不同了。而且这个世界永远是残缺破碎的,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完美它。

那么如何积累更多的认知,构建更加完美的世界呢?

学习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战友都知道这个答案:掌握更多的概念。概念就是给你更多的视角来感知这个世界。

但是请注意。概念仅仅是给你更多的视觉让你看到而已。

很多事情,我们就是知道,说到,但是做不到。

知道是感知这个世界的第一阶段。

而做到则是第二阶段。

我们都有过体验,很多事情听到,了解到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自己真正做到的时候,带来的认知完全不一样。

我们会觉得攀登珠峰成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但是有多了不起呢?只是攀登过的人自己知道。

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里提到过“隐形知识”的概念。隐形知识是无法通过媒介传播的,只能自己感受。

所以,人们看到这个世界千差万别的原因是:

1,感知度不同

2,践行度不同


当然,仅仅这两个因素的话,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或许还没那么大。

有学者把习惯或者说潜意识比喻成一头大象,而我们的主观意识就像个骑象人。

骑象人经常会放纵大象,让它自由前行。甚至有时候我们会主动追求让大象的行动力更加强大起来。

比如,开车这件事。刚学的时候我们都是用主观意识才操控肢体动作。但是渐渐地因为熟练,开车这件事就会从下意识动作转变为潜意识动作。

我们都有一个倾向,会下意识地关注手头上的陌生事物,而自动地忽略熟悉的事物。

这样的大脑机制注定了我们认知这个世界是不完整的。

自以为熟悉的一件事物,或许你只看到了它的冰山一角而已。

对于未知的探知,只要怀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就能做到。但是对于已知的深度挖掘就需要主观意志的掌控了,需要一些方法论。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专栏里面就有很多我们熟悉而经常忽略掉的概念。

但是李笑来老师就能把它们深度挖掘出来。

为什么李笑来能够做到对概念的深度挖掘呢?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和李笑来所看到世界这么的不同?

我觉得应该给认知度和践行度加上两个维度。广度和深度,或者说质量和数量。

关于质量,想要对一个概念进行深度挖掘,就要先有质疑的态度。

李笑来老师讲的概念就都是正确的吗?

就算都是正确的,那这些概念都适合你吗?

你真的反复推演,认真确认过了吗?

你不是的卢马,不见得可以越过檀溪!


认知世界不同,除了质量和数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认知的连接程度

前文已经提到过,构建世界模型是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

如果说认知是一个个点的话,那么打通认知之间的联系就是一条线。

连接在一起的认知点肯定比独立的认知点来的强大的多,就好像打造多维竞争力需要我们把不通的能力相乘叠加一样。

构建世界模型也需要我们用线把一个个的认知点连接起来。

正如我用打造多维竞争力这个概念来连接认知世界这个概念一样。

能够组合的竞争力越多,我们就越强大。

同理,认知点的连接度越高,构建的世界就越清晰庞大。

那么,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已经掌握的多种认知点连接起来。为什么不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认知点出发,牵出一条线,有目的地去探索新的认知呢?

这样就可以确保你所掌握的每一个认知都被连接起来,这个方法更有效率不是么?(这里不是说发散性地学习不好,别纠结)


总结一下。

我们看到不同世界的原因有三个层次。

1,感知度和践行度的不通。(感知度和践行度是认知的两个不同层次而已)

2,认知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

3,认知的连接组合度


我是凡语,一个有想法的践行者。希望我的自转能够带你一起转动起来。

简书:凡语_自转

2017.6.11

相关文章

  • 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通过光的反射,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花花绿绿。 但是,色盲症患者因为生理上的原因和正常人看到的是不同颜色的世界。...

  • 方法论(2)-天赋只不过是懒人的说辞

    本文将阐述方法论的必要性。 方法论简史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对世界的认知有三种:已知、未知、不可知。已知,即...

  • [007点评]专注执行--对战友高祎文章的点评

    原文:«吴伯凡 认知方法论»第10周复盘----“无中生有”的认知 见: 战友从6月8日开始写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的复...

  • 当下刻意练习的要点

    目标: 一、脑 1.上帝视角~认知方法论 ①对象: 元认知(反观自己的认知、思考、情绪、行为的认知,自审)...

  • 2019-10-24-学习笔记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镜与灯2:灯式认知 1、灯帮你看到世界的真实样子,看见不是目的,如何做才是目的。 2、灯的有限性...

  • 听吴伯凡谈认知

    听吴伯凡谈认知 跳出“伪”学习的认知困境 ——听吴伯凡谈认知有感 听了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中...

  • 吴伯凡认知的方法论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认知治理1 存量的播放状态和增量的认知状态 存量的播放状态是指人的认知处于一...

  • 思维模型打开新世界

    思维模型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是认知世界的实用方法论。 以前玩游戏,知道有游戏规则;运动比...

  •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原文 读书方法论 收集-----整理-----输出 从认知心理学、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些原则,来构建知识方管理方法论,...

  • 思维方式

    自我认知,其实自我认知是一切的开始,然后到我们的价值观,然后到我们的思维方式,然后到我们的方法论,因为方法论可以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ck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