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来到了第二天,在祭拜了祖先以后,许多人都会选择出门踏青。
昨日的中原商都郑州之行还有一个重要地方的没有去,那就是二七纪念塔。
无论从城市建筑层面还是历史意义层面来看,二七纪念塔都是郑州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历史文化建筑。
我们来到二七纪念塔时已经有许多游客在排队了,《东方红》的乐曲提醒我们已经是早上9点钟了。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广场,其平面呈现出两个五边形并联的结构,是我国比较罕见的联体双塔的建筑结构。
二七纪念塔塔高为63米,共14层,塔基是3层石栏环绕的阅台,塔身为11层,每层顶角都有仿古挑角飞檐和绿色琉璃瓦覆顶,气势恢宏又不失庄严肃穆
这座纪念塔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整点报时。
每到整点,塔顶环绕的大钟就会演奏乐曲《东方红》,钟声悠扬,方圆几里之内都能听到报时。
二七纪念塔建于1971,其意义不仅在于纪念在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也是在告慰与缅怀在“二七”罢工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革命精神和坚定意志就如同这座双子塔一样,走过历史变迁,跨过沧海桑田,依旧屹立不倒,广为流传,生生不息。
在参观游览完了郑州的最后一站,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以后,短暂而充实的郑州之旅即将落下帷幕。
继续南行,下一站就是被一个超市带火的城市——许昌。
在胖东来火遍全国之前,许昌是三国迷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这里是汉魏文化历史名城,魏国五都之一。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三国演义》120回,52回都与许昌息息相关。
抵达曹魏古城的首站当然要去曹丞相看一看。
这里是曹操处理军国要事的地方,也是曹魏政权开启霸业的地方。
一代枭雄曹孟德重才惜才,“求贤堂”就是他招贤纳士的地方。“议事厅”里没有硝烟却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奇妙故事。“赋诗楼”集中体现三曹对于汉魏风骨的贡献。
当然,小朋友最爱的还是具有探险性质的藏兵洞。
这里不仅有兵械库、粮草库,还有许多机关陷阱,通过曲折蜿蜒的地道实现藏兵防御的功效。
看来早在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就把地道玩得明明白白了。
古人的智慧总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不知地道战的策略优势是否就有藏兵洞的智慧结晶。
一路往曹魏古城的南大门走,南大街的繁荣热闹令人对许昌城曾经的盛世景象产生了许多遐想。
再加上沿路都是汉服服饰馆,从我们身边走过的尽是身着汉服的人,我们仿佛走到了汉魏时代的许昌城市集,又好像是那些人从古代穿越而来,与我们不期而遇。
每一个古城都少不了古装旅拍,但我感觉曹魏古城的汉服和簪花应该是我见过的古城里最多的。
不夸张的说,100个人里面之前有10个人身穿汉服或者其它时代的古装。
人山人海的曹魏古城因为有了这些“汉魏风骨”而变得古朴肃静了许多。
许君以昌的魏都终于治愈了我们的心慌,既然节假日走到哪里都是人多景稀,那就随遇而安,且放心来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点个关注,点亮红心,您的支持就是我日更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