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暮潇潇诗文《人生感悟ABC》
初二某些学生糟糕的历史成绩之问题所在及对策(未完,待续)

初二某些学生糟糕的历史成绩之问题所在及对策(未完,待续)

作者: 心境如花_cab7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22:48 被阅读199次
初二某些学生糟糕的历史成绩之问题所在及对策(未完,待续)

今天初二进行了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历史早测。早测范围主要为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第5课。主要内容侧重于第3、4课,尤其是第4课洋务运动,测验题型为填空题,共有40个空,每空2.5分,总分100分。

学生分双数班、单数班。前者学生整体素质高一些,后者学生素质严重地参差不齐。单数班负责监考的班主任老师,有的鉴于内容简单,早测前让他们在书上找答案背了;有的甚至昨天就发给同学们测验题了。可这些班的同学,一个最高分仅仅50分出头,一个最高分甚至不到50分。他们的答题状况,令当堂负责监考的班主任老师极其失望。

双数班之间,学生差别很大。最高分有90多分的,及格率也比较高。有的双数班,仅仅三四人及格,30多居然还是中等,严重突破了我的成绩低分率及低分底线。

因为要使课堂有趣一些,上课时,往往讲一些相关故事;本学期涉及的人物以及陌生的名词较多,学生理解掌握难度较大;学校的某些活动对课程也有一定冲击,诸多因素导致我们上课进度本身就有点慢。如此情况之下,学生成绩如此不理想,大大超出意外。其实,学生糟糕的成绩,既在意料之外,亦在情理之中。

问题之一,对初二学生而言,中国近代史教材的内容难度较大。兹以第一课鸦片战争为例:

其一,涉及的陌生概念多。就有资本主义、殖民主义、殖民地、出超、银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等,这些枯燥的概念,老师不讲,学生绝对不明白。老师讲了,费时费力,学生似懂非懂,得不偿失。

其二,涉及的不平等条约多。有《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4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高中教材也没有如此多的不平等条约,而这些在初二历史教材里且全是大字内容。

其三,人物虽然不多,但也有道光皇帝、林则徐、琦善、关天培、陈化成5人。其中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自然是必背内容。

其四、涉及的地名较多。广州、虎门、珠江口、定海、天津、香港岛、厦门、宁波、吴淞、镇江、福州、南京等。这些地名,有的对大多数学生很陌生,如吴淞;有的对学生来说,容易一知半解,如,错把香港当香港岛。其中很多地名对应的历史事件,又不能不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当然,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总结这些地点有关的历史事件,理解掌握相关的重要史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他们而言,如此多的地名及相关史实,一一准确记忆,确实不易。

此外,第一课将极其重要的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小字处理,似乎重要程度有所降低。但中国近代史忽视魏源及其著作,错过了20年发展的大好时机,教训不可谓不深。因此,尽管是小字,我们上课,也不敢掉以轻心,忽视先贤的远见卓识。

总之,第一课诸多内容,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尽管老师用心备课,认真上课,学生成绩依然令人感到失望和沮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二某些学生糟糕的历史成绩之问题所在及对策(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e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