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师弟问我,怎样才能在科研上有积累,感觉看了很多paper记不住,想跟别人交流发现自己大脑里没什么东西,问别人问题问不出来,别人问自己问题自己也没有什么想法,感觉很挫败,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积累一些科研知识?
这个问题贯穿了我大概两年的时间,对我很有效的一个方法是,【日常组会用心去理解别人的科研内容,强迫自己每次都提至少一个问题,做到80%吸收对方传达的知识】。
首先是理解对方表达的一个大的逻辑,比如ta是用了哪些背景信息引出了ta的课题,ta的课题是什么领域,ta自己做了哪几方面的研究,ta的研究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要能够明白ta做这个pre的思路。其次是认真理解他每一页PPT上面的内容,比如说ta给出的背景知识,不懂的知识点可以记下来组会上提问,或者是之后去查阅资料。
这个需要大量练习,其实我到现在听一个同学的组会Pre,我也大概只能吸收50%,所以除了组会上提问外,我还会拍照记录,组会结束之后再看ta们的PPT去理解,如果那个时候自己还有问题的话,就会去单独约ta们的时间去跟他们讨论,这样一套训练下来,我其实大脑里面获取知识是很快速的,并且这样的一个知识是成体系的,算是一个高效获取科研知识的方法。
提问是一定要的,它可以强迫自己认真听并能锻炼自己的输入输出能力,其实从提问的质量就能看出来哪些人懂,哪些人不懂。那些懂的人就是有知识积累的,他会用自己大脑里面的这些知识和今天这个人pre的知识做比较,发现有一些东西是新的,有一些东西是旧的,如果这些新的知识,他觉得好奇是为什么会产生,他就会继续问下去,所以他们问的问题往往是有深度的。
虽然现在我们还做不到,但是只要这样加以训练,我们的知识面就会越来越广,看文献就会越来越轻松,因为看文献的时候,接触过的知识大脑已经理解过了,看起来就会很容易,这样就能进入知识积累的正循环。
Ps,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哪些同学有提问的习惯,哪些同学没有提问的习惯,我发现这学期开始,除了我之外,我们组另外两个男生都变得爱提问了,他们的参与度变得更高了,能很明显感觉到他们更专注在科研上,提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了。我想他们也是发现了这个奥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