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当孩子用倍速看视频的时候,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画面上的人物都在快速的运动,快速的说话,几乎听不清讲述的内容,看不懂画面。对于这样看视频的方式是不可能理解的。
有一天我也开始用倍速了。起因源于看一个演讲,三小时的演讲感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又特别想听,于是就选择了倍速。起初就是把倍速用到了1.25x,听一会儿又得倒回去,恢复正常1.0X,感觉这种快节奏自己接受不了。随后又恢复到125X,一番这样的折腾后,我慢慢的习惯了倍速,甚至还在必要的时候调到了1.5x,甚至2.0x。慢慢的我也适应了,一度认为演讲原本就是那样的速度。
想起罗胖说的一句话,思维是可以训练的。我想我的思维被倍速训化了。
这几天在家养伤,骑车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伤了皮,胳膊扭伤了,说话时大声,吃饭时嘴不敢张大。因此走路时慢吞吞的,用鞋子在地板上摩擦着,随时躺倒在沙发上,无所事事,日子仿佛进入了老年状态,一两天以后自己都变得情绪低落。忙碌的日子,突然慢下来,不知所措。
孩子为什么要用倍数看电视呢?仔细想想是那么长的电视剧,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孩子们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看它们?
偶然间看直播,网红薇娅一分钟能说那么多字,像是豆子在炒锅里蹦,大家都听得懂,大家都喜欢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个信息量庞大的时代,有些时候只能靠倍速了,倍速能够让你在同样的时间里获取更多。
我突然觉得这倍速就像是我们出去旅行的交通工具,当目的地定好的时候,你选择火车,需要12个小时;你选择快车,或许需要八个小时,你选择动车,可能三个小时,如果你选择飞机的话,那么一个小时就会到达。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就在于你自己了。
当然为了节约时间,大家都会选择飞机吧,但是可能你会说飞机需要很多的钱,其实就是价值。一个人接受事物的程度,实际上就是自身的价值。价值需要能力来创造。能力呢,是训练出来的,能力逐渐的提升,你的价值就越来越大。像薇娅直播的说话语速,这样的语速,她就会在同等的时间里比别人卖出更多的东西,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用到倍速的,读精美的书、看浪漫的电影,饮酒喝茶需要慢慢的细嚼慢咽,才能入味。就像旅行的时候,我也会选择火车,慢慢的看着沿途的风景……
发明倍速的人很厉害,他一定是在运用的过程中,经过深刻的体验,创造出来的,也一定是适应这个社会需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