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问责自负】
9月开学季,我没有意外的又迎来了成绩优异的小侄子来北京求学,小伙子身材高大,性格阳光,但没有多话。
记得还在他四岁多的时候,我回老家探亲,因为母亲在哥哥家帮忙看他,所以我也暂住到哥哥家。
晚上和小侄子睡在一张床,小家伙睁着不大的眼睛好奇的打量我,越凑越近,越凑越近,眼神也越来越充满疑惑。
“姑姑,你的眼睫毛好长啊。”
这可是在同学的怂恿之下做的假睫毛,必须又长又翘,肯定好看。我心里有些得意的飘忽。
小家伙接着说:"但好像要掉了。”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家伙突然上手捏上了假睫毛开胶的地方,直接顺着胶把假睫毛整个撕了下来。
“啊,我的睫毛!”
一个大小眼的我,一个手里拿着一个假睫毛不知所措的小男孩。每每回想起那个画面都觉得格外滑稽。
这孩子果然从小就具备工科男的直线思维。
我当时顺手把另一只假睫毛也撕了下来,心里想,敢于探索敢于实践,这孩子以后成绩差不了。
果然,上学后就成了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你说他不玩么?篮球照打,游戏照玩。
高考公布分数那天,哥哥在家族群里只发了一句:孩子发挥稳定,裸分673分。
确实是稳定。
小侄子是我在北京迎来的第三个求学的亲戚,迎来送往数十载,亲友们戏称我为“驻京”办事处。
同事夸我们家基因好,读书都好厉害,我呵呵一笑,并不羞愧的说:“除了我吧,我初中数学最高只拿过70分。”
不过,我的成绩虽然被数学拖了后腿,但我这个“驻京办”的存在从某个方面来说对他们也很重要。
比如亲戚在激励孩子的时候会说:“好好读书,以后长大了也考到北京去。”
在安慰鼓励孩子的时候还可以说:“你看你姐姐(姑姑),虽然以前数学成绩不好,但自己能吃苦耐劳,现在生活工作也不错。”
人生不就是这样,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书,喜欢读书。
找到合适自己的人生规划,从容不迫的度过漫长的一生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