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实是扩大的奇正,即通过分散集结,包抄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我众敌寡,己实彼虚,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好像用石头砸鸡蛋。面上,可能我不如敌;点上,一定数倍于敌。讲到这一步,势才发挥到极点
>> 奇正和虚实,都是形势,都是形势中的势。它们的共同点是,兵力部署,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是这个地方多一点,那个地方就少一点。
>> 奇正主要是点上的分配,虚实是面上的分配,范围大小不一样。面上的虚实是走出来的,和运动的关系更大。
>> 李靖认为,奇正是用来探虚实,不一定对,但奇正是虚实的基础,道理相通,很对。唐太宗说,兵书,《孙子》十三篇最好;十三篇,《虚实》最重要;《虚实》的奥妙,又全在“致人而不致于人”,可以说是抓住了要点的要点。
>>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讲谁主动谁被动,谁能调动谁。主动的一方是“致人”,被动的一方是“致于人”。
>> 主动和被动,平衡和不平衡,除力量对比,还有心理较量。你比敌人高明,高明在什么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出人意料。你能想到的,敌人想不到。
>> “走”和“打”不一样,“走”,最好选择敌人想不到的路线,没有敌人阻截;“打”不一样。
>> 我攻,必须是敌人疏于防守的地方;我守,必须是敌人意图进攻的地方。攻是以实击虚,守是以实备虚,
>> 战争是活人和活人的全面较量,主观能动性最重要,虚实的关键,不是有没有虚实,而是知不知虚实。
>> 距离很重要,动物有“临逃距离”,你离它太近,它就紧张,不是跟你玩命,就是撒丫子逃跑。军队也有距离感,超过一定距离,就够不着了。
>> 鲁迅说,中国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丧命,最好学欧战时候的“壕堑战”。
>> “示形于敌”也是属于“势”。给敌人看,看到的东西都是假的。
>> 不管总体上,敌我力量对比到底怎么样,只要在某个地点上,我把力量凝聚成一,敌把力量分散为十,我就是十倍于敌。我们在《谋攻》篇读过,“十则围之”,十倍于敌,就可以包围敌人了。这当然是“我众敌寡”。
>> “知胜”,包括四知,后面《地形》篇说,“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就是这四条。
>> 拳头,伸开来是虚,握起来是实。全看你哪里是虚,哪里是实。
>> 制造多数是属于“势”。
>> 《形》篇是讲形,形是己所素备,所以说“不可为”;这里是讲势,势是因敌而设,所以说“可为”,彼此并不矛盾。
>> 双方的部署,哪个地方兵力有余,哪个地方兵力不足,只有通过实际较量才能看出。
>>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战势是以形应形,以形胜形,但形的背后是看不见的势,每次和每次都不一样,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 势的特点就是不重复。
>>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用兵如神在于势。势都是“因敌变化”,单方面的东西不能叫势。这就跟下棋一样,如果你不是自己跟自己下,而是自己跟别人下,一旦走开来,这个棋局就叫势,一切要靠“双方合作”,你的一切胜利都要感谢你的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