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 标新立异
——《醉翁亭记》听课心得
文/韩月娥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dd40d1fa265b2bf0.jpg)
多次执教《醉翁亭记》,多次寻求新颖思路,但最终仍然走的是传统讲法。今天听了赵老师执教的《醉翁亭记》,让我如拨云见日般喜悦,一堂课听下来听的我找到了久违的心潮澎湃的感觉。好课,就是这样让人过瘾,让人兴奋!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思路新颖,板块分明
本节课简明扼要导入新课后,分三个主要板块展开:(一)摄一组优美镜头;(二)寻一个传神特征;(三)品一组醉翁心语。每个板块对应一个教学目标,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在第一个环节中,老师要求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自己看到的一组镜头。先给学生出示影视常用镜头景别常识(远景、中景、近景、全景、特写),然后出示示例,如第一段示例为“这是一组‘环山秀水映美亭’的镜头”,接着具体说如何由全景到特写,层层剥笋般凸显醉翁亭所在。老师给出例子后,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圈点勾画,然后小组互议,全班展示。在这样的引导下,在师生共同的修改下,学生展示出了如下几组镜头:
1.朝暮光影摇曳
2.四季更迭分明
3.官民游宴共欢畅
4.夕照山林群鸟乐
这样的设计,形式新颖,既巧妙地梳理了文章思路,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一课一得,直击中考
在第二个板块中,赵老师是这样设计的,请细读文本,寻找作者描写下列意象时运用最传神的一个字或词。(滁山、清泉、亭子、雾气、暮云、野花、佳木、风霜、冬水、寒石)
学生细细推敲,静静思考,呈现出了这样一些字词:
滁山——“环” 清泉——“泻”
亭子——“翼然” 雾气——“开”
暮云——“归” 野花——“发”
佳木——“秀” 风霜——“高洁”
冬水——“落” 寒石——“出”
品读深思,言简意赅,凝练准确,每个词都突出了景物最鲜明的特征。
讲《岳阳楼记》时重点从修辞角度引导学生赏析语言,本节课则从词语角度赏析,一课一得,一课侧重一个训练点,不面面俱到,而紧扣一点落实到位,为考试时15(2)巧妙铺垫,直击中考。
三、重点突出,探骊得珠
在第三个环节中,直入主题,让学生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后,思考下面问题:文中多次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些“乐”?体现出欧阳修怎样的情怀?文章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话?
进而比较《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中“乐”的相同点,升华文章主旨。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对学生要有“家国情怀”进行了思想教育。
综观本节课,备课充分,思路新颖,设计精巧,语言精炼,过程精简,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水到渠成,突出主旨。整节课课堂容量大,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节大家公认的精品课。
课后,意犹未尽的同时,也给了我深深的反思,我们的课必须要大胆改革,大胆创新,要在“新”字上多下功夫,要在“实”字上多动脑筋。敢于打破窠臼,才能尝到创新的甜头,才能收获创新的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c6489e885afeba3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