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得,一日一得,一事一得。
看问题有一定的广度,写东西才会有一定深度。
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
做事的时候学会用跨界的思维方式。
……
——以上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在过去的一年里给我留下的令我受益匪浅的教诲。
今天先引用了我珍藏的句子,其实是想借《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谈谈我对“怎样看待问题”这个话题的感悟。
《我不是潘金莲》是由冯小刚执导,范冰冰主演,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现代生活片。豆瓣上去年春天都已经热评过了,那时候因为觉得这个电影的题目有点“那个”,一直没有关注。前两天无意中点开看过之后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其实这部电影的确当得起“现代官场现形记”这个评价。
抛开故事情节本身这个非重点,我们从村妇李雪莲状告的层层人员身上扒一扒,很容易就能发现无论是李雪莲的前夫秦玉河还是被撤职的市长县长,都有一个共性:看待问题的方向错了。
看待问题的方向?错了?是的。所谓“看待问题的方向”,打个比方来说吧,问题好比一个球,被对方向你正面抛来,你是准备接住然后投篮得分还是转手抛给下一个人?这个选择就是你看待问题的方向。
一般来说,我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求助于比自己比对手更加强大的力量,电影里的李雪莲遇到丈夫单方面将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她不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于是选择了到法院起诉——这就是求助于比自己和对手更强大的力量。
为什么说那些官员看待问题的方向错了呢?因为他们对待问题的出发点根本没有想过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想着回避、躲闪、遮掩甚至是希望问题本身自动消失(比如被告秦玉河死亡),就好像球飞过来了不投篮也不助攻,反而想把球剪碎扔掉或者埋藏,这不是看待问题的方向错了吗?
错误的看问题方向,使得原本一件很简单的假离婚案越演越烈,到最后演变成官场洗牌的一个借口。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同时犯同样的错误呢?因为人们普遍存在着“自我利益核心”意识,即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是从问题本身出发思考解决方法,而是从“我能得到什么”去选择处理与否,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之后还会在心里给自己找个能够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借口。所以,影片中每一个官员都会问“她(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却从来没有人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这样做呢”。
反观我们平时对待工作中的问题时,是不是也或多或少地有过把“看待问题的方向”搞错的时候?
当分内工作条条罗列的时候,当多项任务扑面而来的时候,当意外事件突然而至的时候,我们是想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还是抱怨、推诿、应付?
写到这里声明一下,并不是我思想觉悟有多高,而是想到了《何以笙箫默》里面的一句话:“如果注定将来我一定是你的妻子,何不早早接受这个事实。”如果抱怨无法改变结局,为什么不能改变心境早早适应过程?
电影最后有一个小场景比前面两个小时的内容更发人深省——李雪莲不再告状了,但是也没有回乡,她留在京城和表弟合开了一个餐馆。这天,餐馆里来了一个老“熟人”前县长史为民。史为民和李雪莲唠家常,说起自己被撤职也挺冤的,因为两人只见过一面,但是这时候才真正有人认真地听李雪莲说起自己多年前的遭遇:为了偷生二胎而假离婚,怀孕了却被前夫单方毁约,愤怒无助的时候孩子也没有保住,四处求告的时候又被拘留……这些不幸叠加在一个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年轻妇女身上,就造就了她十年不断上访、间接造成一连串官员被撤职的经历。
可惜,当史为民做县长的时候没有听过李雪莲倾诉,甚至连倾诉的机会也没有给她。
试想,如果在李雪莲事件发生的初期,但凡有一个能够帮得上她的人,认真听一听她的心里话,让她把苦水吐一吐,然后真诚地站在她的角度帮她想想办法梳理梳理思路,是不是李雪莲的人生,还有这一连串人的人生,是不是就都会有所不同?
再试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不能从解决问题的方向去思考办法?其实很多矛盾都是因为缺少沟通,没有把双方的意见摊放到明面上去讨论,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想当然地去解读别人的心思,事情只会越来越复杂。
随风学习笔记:
一课一得,一日一得,一事一得。——每件事情都是千千万万事情的缩影,纵观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没有像大环境、导师指引、个人能力突破等大的改变,那么这个人从小到大经历的事情总是大同小异。因为他看待事情的方向不变,处理事情的思路就总是千篇一律,那么结局也就早已注定。
看问题有一定的广度,写东西才会有一定深度。——看待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理解,多角度全面地认识问题才能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切入点。高手对决不在于花拳绣腿,而在于飞花摘叶皆一招制敌。
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别人的故事虽然讲述的是别人的人生,但是一个好故事是耐得住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的。所以,在别人的故事里汲取自己应当借鉴的经验教训,不在于你听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在于听故事的人听到了什么。
做事的时候学会用跨界的思维方式。——平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矛盾时,常把自己放在更高水平的一个级别上去思考解决方法,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自我提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