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的境界

作者: 普朗尼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12:40 被阅读13次

借钱,实在是一件紧张的事,富于戏剧性。借钱是一种神经战,紧张的程度,可比求婚,因为两者都是秘密进行,而面临的答复,至少有―半可能是"不肯"。不同的是,成功的求婚人留下,永远留下,失败的求婚人离去,永远离去;可是借钱的人,无论成功或失败,永远有去无回,除非他再来借钱。除非有奇迹发生,借出去的钱,是不会自动回来的。

所谓"借",实在只是一种雅称。"借"的理论,完全建筑在“还”的假设上。有了这个大胆假设,借钱的人才能名正言顺,理直气壮,贷钱的人才能心安理得,至少也不致于毫无希望。也许当初,借的人确有还的诚意,至少有――种决心要还的幻觉。等到借来的钱用光了,事过境迁,第二种幻觉便渐渐形成。他会觉得,那――笔钱本来是“无中生有“变出来的,现在要他”重归于无“变回去,未免有点不甘心。“谁教他比我有钱呢?”朦朦胧胧之中,升起了这个念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当初就是因为不足,才需要向人借钱,现在要还钱给人,岂非损不足以奉有余,简直有背天道了。日子―久,还钱的念头渐渐由淡趋无。

久借不还,“借”就变了质,成为――成为什么呢?“偷”吗?明明是当面发生的事情,不能叫偷。"抢"吗?也不能算抢,因为对方明明同意。借钱和这两件事最大的不同,就是后者往往施于陌生人,而前者往往行于亲朋之间。此外,偷和抢定义分明,只要出了手,罪行便告成立。久借不还――也许就叫“赖”吧?――对“受害人”的影响虽然相似,其“罪”本身却是渐渐形成的。只要借者心存还钱之念,那么,就算事过三年五载,“赖"的行为仍不能成立。“不是不还,而是还没有还。”这中间的道理,真是微妙极了。

既然是这样,借钱出去,就不该等人来还。所谓"借钱"给人,事实上等于“送钱”给人,区别在于:“借钱”给人,并不能赢得慷慨的美名,更不能赢得借者的感激,因为"借"是期待“还”的,动机本来就不算高贵。参透了这点道理,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干脆送钱,而绝不借钱给人。钱,横竖是丢定了,何不磊磊落落,大大方方,丢得有声有色,“某某真够朋友!”听起来总不过瘾。

7.25

相关文章

  • 借钱的境界

    借钱,实在是一件紧张的事,富于戏剧性。借钱是一种神经战,紧张的程度,可比求婚,因为两者都是秘密进行,而面临的答复,...

  • 借钱的境界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有限的几张钞票,好端端地隐居在自己口袋里,忽然一只手伸过来把它带走,真教人一点...

  • 借钱的境界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有限的几张钞票,好端端地隐居在自己口袋里,忽然一只手伸过来把它带走,真教人一点...

  • 精选推文||《借钱的境界》

    借钱的境界 文|余光中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有限的几张钞票,好端端地隐居在自己口袋里,忽然一只手伸...

  • 借钱的三种境界

    文/小包总 2022年4月7号星期四 这借钱的三种境界,具体如下: 第一种境界,就是说明情况,打好...

  • 借钱的三种境界

    在除夕那天,晚上和闺蜜一起吃饭。聊起天时,我觉得自己朋友少,不善与人打交道,朋友说,不全对,在你需要帮助时,是有朋...

  • 借钱和做作业

    有没有读过余光中《借钱的境界》这篇文章?今天读到它,我不禁感慨,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只是个借钱,他就写了这么一大篇...

  • 借钱,借与被借,都是境界

    1 一个年轻人站在村口,此刻他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突然随风传来一阵香味,他深吸一口,感觉自己更饿了。他循着香味来到...

  • 心有阳光,才会春暖花开

    怨话, 比借钱不还丢人; 怨气, 比得理不饶人还招人烦。 因为抱怨, 所以招人烦。 不说胡话, 是一种境界, 也是...

  • 借钱,借钱,借钱

    这短短的十来天,就有三个亲戚找我借钱。 先是一个侄子找我借一万块钱,他说是要还贷款,还说三个月内肯定还给我。 他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钱的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jp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