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他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也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信念。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年级排名,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自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而这些正是拥有太阳下最光辉职业的我们的职责。
同样是教师,却有着不同的心情。为什么在我眼里,生活是乏味的,枯燥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我感叹生活的平淡,却没有发现这一切源于我没有激情。没有激情的人生是黯淡的,没有激情的事业是无味的。我的眼睛被蒙住了,看不见生活中美丽动人的篇章,发现不了教育教学中的乐趣。而对于热爱生命,热爱教育的人来说,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图画;孩子们稚嫩无忌的话语就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符。李老师陶醉在这样的生活中,尽管生活清贫,尽管物质缺乏,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于教育教学的热爱。所有的辛苦和压力都变成“美差”,他心甘情愿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
李老师对素质教育的见解,让我深深地为之折服:“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过去,虽然我对学生充满了教育热情,但基本上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而未把他们看作有自己独特心灵世界、有充分主体意识的人;我总是把学生看成作为共性存在的教育对象,而不是一个个独具个性的人。现在,在李老师的熏陶感染下,我终于能够站在“人”的高度来对待教育;在班级管理方面,李老师以“法”治取代“人”治的办法让我如获至宝一样地高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