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马特焕新 day2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马特焕新 day2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作者: 超net | 来源:发表于2016-07-31 12:03 被阅读146次

    作者照片

    这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厄文·戈夫曼在1959年出版的社会学专著,也是其理论体系的基础。

    戈夫曼一生中最关心的是对在短暂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制造在别人眼中的印象以及别人根据印象做出反应过程的研究。

    戈夫曼以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为主要资料来源,对社会互动、邂逅、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这本书中首创拟剧论(Dramaturgical theory、Dramaturgy),认为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他借助戏剧类比日常生活,讨论人在日常生活的不同场合中,如何表述自己、维护印象,作出不同的类似于戏剧表演的行为。使自己的形象服务于欲达的目的。

    戈夫曼把人际交往比作演戏,把“场所”(社会)比作剧场,社会成员则在这里按照社会剧本的需要扮演角色,以取得别人的赞许,而演出又受到十分警觉的观众的鉴定。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作戏,小心翼翼地表现自己,以把握自己给他人造成的印象,从而使自身形象能最好地为自己欲达到的目的服务。

    戈夫曼认为,一场演出要包括三种人:演员、观众和观察者。演员或集体表演,或演独角戏。他们使用“道具”,对照“剧本”,登上“舞台”,并活动于“前台”和“幕后”之间。戈夫曼把专门为陌生人或偶然结识的朋友所做的动作称为前台行为,是自我在日常生活中动用各种道具和手段向他人的表述(presentation)的过程,是一种表演,而将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能看到的暴露演员真实感情的动作称之为幕后行为,即自我情感向他人的真实呈现(representation),是一种直接的展示。例如,饭店的服务员在“前台”接待顾客时扮演的若是一种恭维的角色,回到“幕后”——厨房以后扮演的也许是一种批评的角色:“你看他那副傻样!”。所以,人类的演出一般都具有欺骗性,人不会在“前台”暴露自己的真实感情。

    但个体在表演中会出现难以自我控制的时候,将部分后台行为暴露于前台。

    这种表演行为在互联网媒介如此发达的时代尤盛。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你想了解一个人,只要有他\她的电子信箱地址、MSN号码,甚至校内、豆瓣之类的SNS账号。你可以給对方留言、写电子邮件、即时聊天,主动地接近对方,了解对方,而无需担心会有面对面交谈时揣摩对方话语方式的尴尬。如果你并不想真的介入到对方生活中去,那你可以看对方的SNS页面,博客日志,发的照片等等诸如此类的网络痕迹来判断他\她的性格、爱好、品味、思想等等你想了解的一切,虽然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出于你的一厢情愿的相信。

    无论是聊天写信还是公开的日记照片,其实无非也是暴露在人前的一种表演。一种借助于电子媒介而非人体的表演。

    你的一切都不必真的呈现在对方的面前,只需要坐在电脑面前,敲击键盘炮制一个又一个虚幻而理想的自我形象。映射在屏幕上的文字是别人认识你的唯一途径。当然你可以借助各种表情符号、图片来辅佐这一过程,但重要的只有一点,你切断了对方可以获知你信息其他的任何直接途径。所以你比没有网络时能更容易操控别人对你的印象,只要你领悟了网络交往的真谛。

    对方看不见你的紧张抑或沮丧的表情,也听不见你兴奋抑或低沉的声音,不知道你的日常生活有多么混乱不堪,更不知道真实的你究竟是什么模样。只能通过你创造和发布在网络上的片断式的言论和线索来推测你。因而你操控别人对你看法的途径是需要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得以实现。

    戈夫曼把这种行为称为“戏剧实现”。“当个体处于他人面前时,常常会在他的行为中注入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符号戏剧性地突出并生动勾画出了若干原本含混不清的事实。”比如你想表现自己是个文艺青年,你就会主动在网络上搜集文艺青年应有的一切信息,上豆瓣时光这样的文艺青年集聚的网站,在SNS上通过标签信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你看文艺青年看的书,尽管你未必就懂书里所说的故事;听文艺青年爱的音乐,即使那对别人而言是一种噪音;看文艺青年的电影,似乎对你已经是生命的必需品。然而你就真的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牛逼闪闪的文艺青年。大家都这么称呼你。你的日志都是安妮宝贝或亦舒体的感性的漂亮文字,私密而暧昧的细节内容,像玻璃樽里的物品公开展示。

    这些行动都是将自我标签化和戏剧化的过程。 “我们用与我们不可分割的角色外衣优雅地把自己包裹起来。” 因为“作为人,我们也许只是被反复无常的情绪和变幻莫测的精力所驱使的动物。但是,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观众面前表演,我们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而只有当你的个性被这些符号事物固定下来,你在别人的眼里才会是一个清晰深刻的形象。

    戈夫曼还提出“污记说”,认为先赋的或自致的污记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记,他们就走入了“越轨生涯”,结果是异常行为被强化。

    参考资料:

    戈夫曼对梅氏的影响

    人格标签、反表演的表演与存在意义

    查找信息过程中,发现了一篇比较有意思的文章,可以作为某个维度的解释:

    论爱情和婚姻中的角色扮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特焕新 day2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nt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