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从小到大,读书或者说语文课一直伴随我们到高中毕业,我们通过阅读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一篇古文去体会作者带给我们的思想和感悟,通过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等元素的衬托出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多的是热爱小说,热爱鸡汤文学,热爱名人自传,学着阅读,学着输入。
刚才问一位爱读书的好友有没有好书推荐给我,他说:“多读读史书,你会发现你不再局限于小情小爱小情绪,更多的是站在更高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让自己变的有内涵,有涵养,博学,会让人觉得你稳重,沉稳,有风度。” 所以,为了让自己变的更成熟,更稳重,我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周主题推荐了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在阅读目录的时候,就看到了每一章节的内容概述,这也是一种帮助我们拎清主线的好方法。我只看了第一篇的前两章,就简单写写读后感作为这周的开端吧。
《如何阅读一本书》1.阅读的目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或者点开网页看看首页新闻,一方面是为了消遣,一方面是为了获得一些资讯。看一看身边事,看一看国家事,在脑海里存一个印象,记录这件事的存在。而有些时候,我们会买一本《明朝那些事》、买一本《从0到1》、买一本《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来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来增进理解力,来感悟生活。
2. 阅读的方法。我们通过上课,通过聆听获得的信息和知识,不懂的地方可以询问来获得答案,这种方法算是“指导型”,是在外力或者外人的帮助下,我们收获了新的事物。而更高层面的阅读方法是“自我发现型”,即自己主动阅读,反复阅读,不懂就主动去查阅资料,理解文中内容,完全自给自足,自力更生。
3.阅读的层次。阅读分四个层次:基础层面、检视层面、分析层面以及主题层面。举一个例子来说:八月的第一周我们阅读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文学名著,当我们打开书,阅读第一段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和视野仅仅局限在文字本身,在一间房间,一具尸体,一个医生,医生一边验尸,一边环视周围环境来确定死者的死因,这就是基本层面(这一段说了什么内容)。当你发现群中规定一周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翻到了最后一页,401,那平均每天就需要阅读80页,假设你给自己规定2h阅读完今天的内容,并找出阅读中的重点,这就算是检视层面(规定时间,抓重点)。当第五天你读完了整本书,在回过头想一想文中的内容和要点,明白文中的人物关系,时间轴,事件起因和结果,并能从整篇文章中,找出重点,并有自己的感悟,那你就达到了第三个层面,分析层面(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而最后一个层面,主题层面(比较,理解,感悟)是通过阅读完《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后,你能通过文中的观点联想到其他文中的观点,或者和其他文章进行对比,比较,那祝贺你,你已经掌握了阅读的第四个层面。
在后续的阅读中,我会带着这几个问题去思考
1.如何提高“自我发现型”阅读的方法,是通过前后对比找答案理解呢,还是问题备注查阅资料呢,或者是其他更好的方法。
2.如何很好的掌控时间,提高效率来完成检视层面的阅读。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感觉自己被掏空。
3.在阅读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技巧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比如笔记、便签、小标题、符号等等。
新的一周,一起加油~!
思维导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