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慧寺位于海岳开襟北岸长岗之阳坡,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基本建成,是长春园中最早的一批建筑园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法慧寺建筑分两部分,东部是一个方形院落,南为倒座楼五间,檐下挂乾隆御书“福佑大千”匾。正殿为法慧寺殿为五间,殿内摆放楠木扫金二层塔一对。正殿与后殿有廊庑相通,连成一座工字殿,殿内悬挂乾隆御笔“光明性海”匾。院门朝西,在法慧寺西还建有一座城关,城关挂乾隆御书“普香界”。
法慧寺西院是一座高耸的五色琉璃砖塔。琉璃塔塔基为正方形大理石须弥座,台上设有汉白玉石栏杆,台高0.99米,塔为七级,上圆下方,高七丈三尺五寸,合今天的高度是23.55米。塔下层两级为正方形,高6.91米。塔檐琉璃瓦分别用翡翠色与黄色,塔中层为八方式,高5.69米,塔檐分别用青色与紫色琉璃瓦。塔上层为圆式,高6.97米。塔檐分别用绿色、黄色和青色琉璃瓦,塔顶为铜包金覆钟锦罐式,高3.07米。塔身四周都有佛龛,内坐观音像。此塔也是圆明园内最高的一座塔。
作为清帝在长春园内理心拜佛的地方,法慧寺佛韵浓厚,景色秀美。乾隆皇帝就颇爱在寺中礼佛读书,赏景纳凉。更是亲笔写下了“花雨散诸天,爱此清凉窟”的对联。“爱此清凉窟”石碑很明显是取自华严灵山五台山的传说和典故,这也显示了乾隆皇帝的佛学修养,对五台山及文殊菩萨的喜爱与景仰。由此可以推定:法慧寺当属于华严宗寺院,应该供有文殊菩萨像。“花雨散诸天”石联,暗示曾经有学问和修行颇高的信徒在法慧寺讲过经,但究竟是否有,如有是谁却无资料可查。
法慧寺不仅体现了浓郁的宗教内涵,还是清代宫廷文化的一个缩影。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