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盐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定律”,听完这节课,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它为什么称为“第一定律”,原来奶蜜盐是三种生命必备的元素。
我反思在两个姑娘的成长过程中,我给予她们充足的无形的成长之奶了吗,营造充满爱和温暖的生长环境?我觉得自己大多数时候是做到了,但是大丫头却也许因为我有时候闷生气或者跟丫爸闹脾气被伤害到了。想起来也挺愧疚的,也是无法弥补的,当时我觉得不是自己的错,责怪丫爸不能及时帮助我。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我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不是丫爸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很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比较容易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触发暴躁的情绪,然后从暴躁变为悲伤和沮丧,很难缓解。我也在想为什么我会这样?后来我发现,在那个时候我心里就会出现小时候我的一些需求不能得到母亲的认可和回应,我就会很伤心,一个人在那里发脾气,母亲觉得我无理取闹,就对我的责骂的那种难受,特别清晰。那个伤疤好像不时会被揭开,不管过去多久还在流血。
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很矫情,都过去几十年了,可以过去,可以翻篇了,怎么在我这里还过不去呢!
直到后来,我发现,我不管不顾地烦躁和悲伤应该会吓到孩子的,所以我就开始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开始依靠自己,而不是指望家人把自己从情绪的漩涡中捞出来。
我觉得自己的问题可能来自奶和蜜的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其实它并不是没有,我记得我的母亲在我小时候也给予过我爱和关心的。只是,她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变故,也许她心里住着那个受苦受累的小女孩也一直没有人去安慰。她缺乏的东西,她又如何给予我呢?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奶和蜜缺乏,母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根源,是成长问题的根源所在。现在,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是不是可以去安慰母亲心中那个小女孩了呢?
我给了我自己孩子成长所需的足够的奶,也不能忽略了关心那个生我养我的母亲呀!
最后,我觉得我给予两个丫头的陪伴、鼓励和赞赏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大丫头,我感觉她不够自信和快乐。在小学的时候她被朋友伤害了,她没告诉我们。上学期她考得不理想,我察觉到了她的情绪和她的焦虑,虽然及时给予安慰和开导,也第一时间跟她的班主任反映,她的班主任也及时找到她,鼓励和安慰她,我没想到她知道自己的成绩后竟然一个人躲到厕所里哭泣,我是后来帮她修改她的作文里看到了,才知道的。
我既愧疚又庆幸,幸好在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给她很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我和她爸爸给予了她足够的爱和温暖。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那就是她成长所需的无形的奶。
如果我我们给予她更多的鼓励和赞赏,她是不是就有反击那些伤害的勇气,就能更从容的面对那些挫折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