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屋民居 红色热土
文/吴世和
我的老家座落在山青水秀的猫石河中游,马鞍岭山麓。屋前为田畈,屋后倚来龙。
这里是我吴氏太祖俊公家族之发源地,祖居始建于清朝中期。房屋规模上连五、下连五,其结构精美,做工精细。青砖到顶,黛瓦如鳞。徽派马头墙气势恢宏,庄严大气。两边配有厢房十四间,及小店堂屋六间,共三十余间。天井明亮,神堂内有曲檐卷棚,雕刻艺术古朴高雅。其走廊过道布局合理,宽敞方便。
太祖俊公,生于清道光二年,自幼好学,学业有成。为清贡生、官七品,翰迹滁州全椒。公为人正直,体贴民情,受人爱戴。治国齐家,卓有建树。他老人家做官时坐的八抬大轿一直保留,惜在文革中被破“四旧”运动销毁。现在,我家仅存一根丝绵树做的抬轿杠,还是我母亲在破旧立新时说尽好话才得以保存。
俊公原配、继配共生九子,人丁兴旺。至今已历八代,子孙繁衍二百余人,耕读传家,历代书香。其后裔中现有博士生一人,硕士生六人,大学本科毕业的有二十余人,在省内外工作的三十余人。可谓人才辈出,闻名远近。
1947年,太湖县解放的特殊困难时期,民主县政府秘密转移到猫石河。听我父亲吴寿增,母亲李菊香说,哪个艰苦复杂的岁月,八路军某支队,政委兼县委书记许少林等同志就在我屋场,我的家里住过半年之久。许少林书记、县委副书记吴克万、龙湾区区长赵德善等同志,与农会主席胡德山等同志经常深夜在我家秘密开会,开展对敌斗争活动。那时我父亲是龙湾区任财粮干事,也跟许书记、万副书记,赵区长一起秘密开展工作。
一九四八年二月,由当时农会组织发起,在我屋设立了被服厂,给八路军及县委工作队做服装、被条。缝纫工有吴凤昌、吴寿友,吴佑法等十多人,为解放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如今,时过境迁,政策惠民。猫石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赤百公路穿村而过,人来车往。公路两侧高楼林立,村民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美滿的生活。而猫石河名声在外的吴姓古民居,因其不平凡的历史经历,及真子孙的珍惜,得以保存。现已被县挂牌,定为“文物保护”,实为大幸。
然而,饱经苍桑的古民居,数十年来,风雨侵蚀,部分梁柱、桷子、门、窗等均已陈腐,已属危房。部分雕刻、牌匾等也急待修复。诚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重视,保护好汤泉乡苗石村唯一的红色古民居,唯一的红色教育基地。以资爱国主义教育恒久传承和发展!
赋诗赞
古朴民居岁月长,庄严徽派马头墙。
太祖建造人丁旺,红色家园韵味藏。
(综合胡先中、吴光端、吴寿加等九十岁以上老人的口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