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上学期以来,我对心理学一直都比较感兴趣,也一直致力于将历史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但是由于专业所限,我对心理学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先开始着手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之所以从抑郁症入手,是因为我身边确实有一些人患有抑郁症,也听说过很多抑郁症患者自杀。他们的感受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 ,《旷野无人》这本书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写的,里面既生动又无奈地描述了抑郁症患者所遭遇的痛苦。
“抑郁所以十分恐怖,就因为人们看不到它有什么外部标志,看不到伤口,看不到伤疤,看不到肿瘤,就因为他们的内心在流血,内心在燃烧,直至死亡。”一位瑞士病人拉赫尔•贝格林格先生写道,“人们老是说,情况会好的,总会有好光景出现。大多数情况下,我就只能保持沉默,不再说什么了。”我读到这段话时,真想与这位难兄紧紧握手,正是这样。我们只能沉默。
我们通常认为抑郁症就是持续两周以上情绪低落、易怒欲哭、多愁善感、失眠等。但这些都只是他们犯病时的症状。有一点很重要,带有忧郁情绪不等于就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也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抑郁。安德鲁·所罗门也说,他写《忧郁》不是为了使人摆脱忧郁的情绪,相反,适度忧郁反而比开朗的人更理性、更有决断力。科学研究表明,持续带有严重忧郁情绪两周以上才会被确诊为抑郁症,时间和程度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李兰妮(显摆地):我癌症开刀没掉过一滴眼泪。我知道我自己癌症转移要做化疗,我没哭过。所有认识我的人都说我非常非常乐观。我怎么会忧郁?……从小到大,我特别独立,特别自控。找我倾诉的人很多,但我没什么要倾诉的……其实,她不明白,我天生不爱哭。
李博士:这样更危险。越能自控的人,就像一张弓,一直绷得紧紧的,越来越紧,越来越紧……啪!就断了。白天你可以自控,夜晚潜意识就控制不住啦,所以你总是做噩梦。”
抑郁症患者也不是时时刻刻都抑郁,抑郁症其实有很多种类型,有一种称为“伪装性抑郁症”(又叫“潜伏抑郁症”) ,“他们都试图尽可能长地藏在‘一切正常’的表象后面”,他们的自控力很好,总是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有一个特点是,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很乐观,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焦虑、忧郁、恐惧等情绪被别人知晓,从而使得自己不完美、不可爱。比如《旷野无人》的作者李兰妮,在患癌症以后,一直都很乐观,从不曾因为自己身患癌症而向谁哭诉过,所以在她被诊断出抑郁症后,她身边的人包括她自己都不相信。但这正是问题所在,自控达到一定程度后,人的精神就会高度紧绷,越来越紧,直到崩断……这类人有一个特征,白天和正常人一样,甚至比正常人还“完美”,到了晚上就会做噩梦,因为潜意识是不受自控力约束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看起来极其完美、有卓越成就的人往往更容易患抑郁症而自杀,比如:丘吉尔、托尔斯泰、卡夫卡、伍尔芙、张国荣、还有西安的史学天才林嘉文。
“回头看,在小院我其实是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爬墙上树打架,疯疯癫癫不像个小女孩;实际上,来自母亲以及母亲的母亲……的精神病毒正在传染我,试图侵蚀我健康的身心。我本能意识到这一点。神经中枢启动免疫机阻挡病毒蔓延。在这样一种刺激—反刺激的拉锯战中,我变得神经质。”
“孩子只有可以反抗和表达他的痛苦和气愤时,才会摆脱强加在他身上的不公正,这时,无须担心自己出现严重后果。但如果他的父母不能容忍他的反应(哭喊、悲伤、愤怒),并借助目光和其他教育手段加以制止,他则被剥夺了以他的方式来做出反应,这样孩子就学会了沉默……这就是一种无望的状态…..会使大部分人陷入精神困惑之中。”
不要以为抑郁症是一个人的事,它对亲子关系有很大影响。一方面抑郁具有可继承性,这是受体内DNA片段的影响,但可继承不是一定会继承,只是说具有抑郁的易感性,“神经质的和有神经官能的母亲会把她的症状主要遗传给她的女儿”。另一方面表现在患有抑郁症的父母会对孩子的童年产生影响,从而使孩子形成自卑、内向、抑郁等性格。有些父母会因为一点小事责骂甚至殴打孩子,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的暴力倾向,他们往往会残害动物或者伤害比他们弱小的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发生大学生用硫酸泼熊的事件),而由于孩子年龄尚小,他们并不能判断出他们挨打是由于父母挫折耐受性低,作为受害者,他们往往把这都归咎于自己,从而形成自我苛责,这对孩子来说是极为痛苦的,极可能导致孩子自卑、内向,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类事件发生后,父母自己又会后悔,因为他们本来也不想去伤害孩子,这样的内疚感也会加重他们的抑郁症,这样抑郁症对亲子关系中的双方都会形成伤害。李兰妮的姥姥、妈妈、以及她自己,一家三代人都患过抑郁症,这也说明了抑郁症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而女人和男人相比较而言更容易患抑郁症,这与男女的生理结构、社会化方向、社会(包括家庭)角色、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在《男人是火星,女人是金星》一书中有很详细的分析,我就不赘述了。我想说的是,女性其实在社会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抑郁症格外“关照”她们,希望她们能够得到社会,尤其是亲人更多的体谅、尊重和关心,毕竟女性是一个家庭幸福与否的关键,而社会正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
抑郁症患者对他们自己所受的痛苦与折磨很难用言语去描述,他们不会说:“啊,我好痛”,所以现在社会上对癌症患者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抑郁症患者的关注,人们很难理解抑郁症。当有人很认真地说:“我得了抑郁症”,关系亲密的人会说:“得了吧,不要开玩笑了,火星撞地球我都不相信你会抑郁,不要乱想。”而与患者有点头之交的人大多对他们避而远之,与患者完全不熟悉的人甚至会对他们产生歧视,这种歧视不是厌恶,有时我们表面同情但在内心深处会产生连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想法:“这个人真奇葩,怎么会得这种病。”这样,周围人的不重视、冷漠、歧视,人际关系的恶化更加为他们的抑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患抑郁症前,我一直认为别人很喜欢我,我是个不错的人。现在,我开始怀疑这一点。”——负向思维方式
治疗抑郁症的具体疗法,我不知道。怎么去挽救抑郁症病人,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首先,抑郁症患者要明白,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遭受这种痛苦,全球成百万的抑郁者与你有同感;其次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抑郁症的知识,主动去关心、倾听、帮助抑郁症患者,因为他们的负向思维方式往往会使他们拒绝主动交朋友,但“当人们患了抑郁症后,他们最害怕的是会失去朋友,因为抑郁症会使他们变得令人厌烦,成为别人的负担……当他向你倾诉时,你不必提供任何解决问题的答案,你在场认真倾听就是给予他最大的安慰……你为他所做的事,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对他都是很大的帮助。”
参考书目:《旷野无人》 李兰妮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走出抑郁》【英】Paul Gilbert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忧郁》【美】安德鲁·所罗门 重庆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