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篇:训练准备(八)关于学习班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特长班,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发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这种积极的想法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在童年时期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过度地拔苗助长可能会使孩子产生厌恶情绪,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即使是孩子自己要求学的东西,由于孩子是不定性的,可能只是一时兴趣,并不能够坚持,使许多家长既花了钱,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由此,我对学习班的想法是
1. 学龄前的孩子以玩儿为主,不要强迫孩子学家长认为重要的东西。
2. 可以帮孩子选一些学习班,但是要尽可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并确定孩子能够坚持。
3. 如果一定要学的话,学龄前的孩子一定要学“道”,而非“术”
所谓“道”就是我在《训娃记》第11-12篇《思维方式》中核心的东西,我认为这些是家长要灌输给孩子的,需要为孩子设计和引导,让他能对这些能力的培训感兴趣。至于一些技能属于“术”的范畴,孩子有兴趣就可以让他学,没有兴趣就不要强求,顺其自然。
我计划在儿子上小学前引导他上三个培训班,平均每年一个,应该不会给他的童年增加太多的负担,而且不会给他很具体的要求,只要他入门就行。但是希望他能坚持。

1. 钢琴课
我认为人在一生中至少要有一个健康的爱好。如果有多个爱好,我希望至少有一个是有艺术感的。我就从少年开始有一个音乐梦,但是自己知道这个爱好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专业学习的年龄了。可能是自己无法圆梦的原因吧,我希望儿子能在童年的时候就能发掘音乐潜能。
音乐中最常见入门课的就是钢琴了,我让儿子学钢琴并不是期望他能够成为郎朗,只是想通过钢琴来开启他的艺术大门。无论将来做什么行业,本专业做到极致以后,就要看艺术感了,是否能够把技术做成艺术。所以我希望儿子能从小沾染艺术气息,提高审美能力。
乔布斯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是产品大师,之所以称之为大师,就是因为他的产品中带有人文艺术感,真正把产品做成了艺术品。这是任何一个纯理工科的人无法企及的。有了艺术感就好像有了灵魂,是鲜活而生动的。
如果儿子真的愿意学习钢琴,我会陪着他一起学,也算是圆自己一个音乐梦。
2. 全脑训练
我对全脑是非常感兴趣的,曾经还花精力研究过段时间。但是和音乐一样,我发现自己兴趣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训练年龄,但是全脑理论和技巧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所谓全脑就是左脑和右脑。现在的教育体系偏重对左脑的开发,而忽视了右脑。左脑是理性脑,右脑是感性脑。儿童时期恰恰就是感性的时期,理性思维比较差。所以这个时期开发右脑是最有效的。
虽然我懂一些全脑开发的理论,但是没有任何实践的经验,所以我准备找有效的全脑培训班,让儿子去学习和实践,自己在这方面可以对儿子进行指导和家庭训练。
尽管我不主张强迫孩子学习,但是在这点是个例外。因为右脑训练相对比较枯燥,而且不容易可视化,所以初期孩子不一定愿意学习。所以我计划前三个月我会适当地强迫他学习和训练,等有了一些效果后,就不再管他了,我相信他就能体会到全脑训练的乐趣了。
关于全脑训练,我在后面会有专门的篇幅阐述。
3. 口才训练
我在《思维方式》中阐述了儿童教育中最核心的就是沟通。沟通是接收和表达双向的,而清晰的表达是沟通中很重要的环节。
表达是思想的展现,思想是内容,而表达方式和技巧是工具。孩子是没有什么思想体系的。所以这个阶段思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方式和技巧。我让他参加口才训练,就是要训练表达方式和技巧这个工具。
学会了表达,会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关键事件中都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门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儿子的吐字不是很清晰,许多音现在还发不准,所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就更有必要了。
我认为这三门课的顺序是儿子上幼儿园之后熟悉了集体环境后,我就让他参加全脑班,等他4,5岁左右就可以参加口才训练班,5,6岁以后再参加钢琴班(希望孩子成为钢琴大师的家长可以早一点开始)。
对于学习班,还是那句话,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引导为主,尽量不强迫。愿各位家长们都能早一点发掘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