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
妈爱你
妈把钥匙交给你
妈活着
吃寿桃
妈死了
鬼子吹
女婿奠
观音堂村位于三原县鲁桥镇西,西北方向不到十里就是巍峨的嵯峨山(当地人称乔茂山)出了镇子的西街,走不到2里路,过了清河就到了。村子不大,到如今也就40余户人家,主要由东门口的李姓和南门口的刘姓组成,夹杂着一两户孙姓,王姓,田姓,韩姓,许姓人家。土地分水地和旱地,因为观音堂村位置刚好在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交界的地方。所以往北一边是黄土高原突然拔地而起的台塬,往南往西往东三面则是一望无边的平原地带。水地位于平原,一马平川,利于水渠灌溉,农作物旱涝保收。而北边黄土台塬上的梯田则只能靠天吃饭,庄稼收成全凭老天爷恩赐。
清河发源于旬邑县,顺着黄土高原的沟壑蜿蜒向东南方向,一路水流而下,滋润着沿途的土地和村落。最后在三原县和高陵县交界处注入泾河。过去每年夏季,清河都要发洪水,而这些年水流量越来越小,甚至于有些年份几乎都断流了。
大集体农业社时期,观音堂的农民往往水地春秋两料庄稼收成还是不错的,冬种小麦,夏种玉米。间或种植大豆,蔬菜,梨瓜,西瓜等。旱地冬种小麦,夏种红薯,有一些年月还种植过烤烟。总之,传统农业在这一个区域,还是比较发达的,农田水利灌溉也很成熟。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一辈又一辈的人基本没有受过太狠的饥荒,没有人出去要过饭。
单干单干
锅盔燃面
合作合作
玉米面坨坨
农业社时期,农民要集体劳动,一年的庄稼收成大部分要交给国家,养活城里人和吃公粮的人,剩下的一点粮食要靠挣工分养活一家人,虽说饿不死人,但却往往在饥饿线上挣扎。
1974年10月,作为家中的第三个男孩,我出生在了这个传统的农业家庭。
我出生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已经给我生了两个哥哥,家里全挤在爷爷(讳名永德)当年盖的楼房里,这个时候因为家庭成员的增加,姑婆解放前嫁到三原县城,姑父爷是一家棉花店的少东家;七爷早就另造院子分家单过了;八爷也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中,也已经申请庄基地盖了很气派的一院房子,搬出去住了;我大伯这个时候在外地工作,我大娘带着我的堂哥堂姐已经住在爷爷帮扶在村子东门口新盖的院子里。而我姑姑也早已嫁到三原县城附近的线马村。老式楼房里就剩下我爷爷我婆(对奶奶的称呼),我们一家和三爸一家人。楼房的后面又盖了东西各四五间偏厦子房,分别有四个卧室,两个厨房,两个杂物间,后院有一个猪圈,一个旱厕,院子的西侧空地上有一个红苕窖。
一个老院子,两家人住在一起,磕磕碰碰的过着。楼房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辉煌,显得破旧不堪,里面只从老爷和老婆过世后在没有住过人,只堆放着一些少的可怜的粮食和一些杂物。而楼板上的一层,空荡荡的,成了老鼠和猫的天下。
在我最初的记忆里,家里面我爷爷归我爸管,我婆归我三爸管,两家人分开起灶吃饭。一般都是我家我妈妈做饭,三爸家我婆做饭。饭食也很简单,玉米疹子粥,玉米面坨坨,蒸红苕,汤面,很少吃到燃面。有时候会吃到玉米面面条,干捞的。家中的麦面很珍贵,妈妈常常擀一点麦面面条给爷爷起小灶,而我和哥哥们,还有我的四弟(那时候还在吃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那是理所应该的,没有人会去哭闹,说要好吃的。身上的衣服也是补丁补补丁,一年四季到头也就一俩身旧衣服而已。穿的是妈妈手工做的布鞋,分为单布鞋和棉布鞋。天气热了穿单布鞋,天气冷了穿棉布鞋。那个时候冬天天气出奇的冷,村子里涝池里的冰一扎厚,我们常常在冰面上疯玩。有时候很多孩子会挤在某一家的门楼下面晒太阳,挤热窝。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怜!一个个碎娃,光身子穿一身单薄的棉袄,光脚穿一双棉鞋,四处透风的,能不冷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