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的间隙读了《定西孤儿院纪事》,整个人都不好了,我被书里的描述扼住了咽喉,心里堵得慌,感觉透不过气来。
这类书我不喜欢,不过是通过描述孤儿院里的一些现象,或贩卖同情,或歌颂管理者的美德,真的没什么好看的,不是太刻板就是太官方化,激不起我的热情。
之所以翻开这本书也是基于没书可读的选择,但翻开才读了几行我就被震惊了,它几乎没有写孤儿院的什么事,写的都是那些人进孤儿院前怎么成为孤儿的事。
书中有一段描述是这样的:
“小妹妹夜里总哭。没吃没喝的日子把我娘熬干了,她趴在我娘身上咂奶咂不出来就哭。我烦我妹子,娘都起不来了,她还没完没了地咂我娘的奶!我把她从娘怀里抱过来撇在炕角上了。我妹妹就像一只赖猫一样,吱啦吱啦地在墙角上哭着。天亮时不哭了,身体已经硬硬的了。”
这是描述者的小妹妹,他对他大妹妹的描述是这样的:“她像一张皮一样趴在炕上……”
我的眼泪滑下,心口剧痛,教室里的学生不存在了,只有我自己存在于一团混沌之中,如困兽。
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以上描述不是个例,类似的事件贯穿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在这场灾难中,一家只剩下一个的,直接绝户的,比比皆是。
生命如草芥,不是虚构,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无论你读过多少英雄的史诗,无论你听过多少光辉的历史,而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描绘着那些人的经历,他只是陈述,不带任何情绪和感情色彩。而那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人,他们所经历过的事,他们所遭受的苦难,就那么鲜活地在我眼前展开,让我想一探究竟,又不忍直视。
天灾加人祸,普通人就如蝼蚁,毫不起眼,也没有丝毫力量。在那种巨大的灾难面前,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而当权者更是摇身一变成了拿起屠刀的兽,毫无人性。
如果说,天灾人们尚能有一丝喘息的话,人祸则直接导致了那些村寨人的集体灭亡。
这又让我想到了电影《1942》,狗吃人已让人极度不适,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关中,当权者却不让进城,则让人无法忍受了。在权力交涉之下,人命连草芥都不如。
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我从书中抬起头来,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般,竟不知自己身在何方。
逼闷的天空终于下起了雨,是那种瓢泼般的大雨,像是配合我的心情。
坐在校车上,车窗外是大雨的狂怒和浓郁得化不开的夜的黑,我归心似箭。那一刻,我渴望把我的小女儿紧紧地搂进怀里。
车经过桥面,像淌过一片海,溅起的水花引起车里同事的惊呼。这时我才陡然发现,我置身熟悉的人群,而我那么孤单,我的情绪无处释放。
我给爱人发信息,试图向他描绘我的感受。无论我说什么,我想他都是懂的,而他秒回的信息就是最好的安慰。他说,这个三部曲已经禁止出版了。
不知道为何,那个被哥哥撇在炕角上,像一只赖猫一样,吱啦吱啦地在墙角上哭着断了气的小女孩总是让我联想到我的小女儿。
我一岁半的小女儿,她哭起来震天响,她生起气来满地满床打滚,让人无法招架,她的小手打在身上强劲有力。
孩子即使再小,也有她的力量啊,那个三岁的活生生的小女孩怎么会呜呜地哭几声就断了气?可一个饿得皮包骨头,气若游丝般的孩子,你又期待她在死神面前有多强劲的挣扎?
在这样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我看见过苦难和残酷,这让我无比痛苦。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生的谜之珍贵,人生除死无大事,真的。
我为活着而心怀感恩,我为我的孩子不用遭受饥饿而心怀感恩,我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心怀感恩,我为世界和平而心怀感恩。
校车在小区门口停下时,我突然记起前几天我吃东西噎到了,不住地咳嗽,我的小女儿立马举起小手给我拍拍的事。
她拍拍的样子和担心的眼神在我的眼前浮现,一遍又一遍,像放电影一般。书里的残酷逐渐隐去,我的内心变得无比柔软,夜也变得如此温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