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1摘录
教师在职教育基本上还是沿用着一种理论灌输型培训方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反思;重专家教授,轻自身经验;重培训机构,轻基层学校”的误区。(杜静,2010)。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对资料记性归纳分析、形成理论,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参与者的互动对其行为与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
质性研究的优势体现为:1)对现实生活的有力把握;2)对潜在的、隐性的问题的理解和解释;3)对问题复杂性的揭示(Miles&Huberman,1994)。
Step 2思考
质性研究是接下来的我要学习的研究方法,读这本书属于提前预习。在此之前,我对质性研究完全没有概念。但其实在读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之后,我依然觉得这种方法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每个被研究的对象情况复杂,很难进行对比分析。虽然我可以做到对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但是到了后面的归纳分析甚至形成理论部分,就很难把握了。但我不得不承认,在阅读书中教师的教学案例时,能够找到共鸣,对比自己的课堂和教学方法,比较容易吸收,并且非常希望在班上实践。
曾经一度,我觉得我无法在上课方面有进步空间。在整个的教学生涯中,我受到过的最有意义的教师培训其中之一是在美国的教育学硕士培训,另一个就是为了拿到美国K-12教师资格做的为期两年的培训。在国内几乎没有经历什么特别有意义的培训,如果不是功利性的考试培训,就是走过场撑场子一样的被动的听报告。大部分老师们对于这样的培训既没有主动性,也毫无热情。不系统甚至没有含金量的培训自然不能吸引人。当然,这其中我个人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我一直没有主动寻找合适的培训和会议,信息相对闭塞。
Step 3行动
本周我的工作效率很低,和天气和自我管理和安排有很大关系,以至于书本只读完了一半,其他事情也没有完成多少。对于我来说,在比较忙碌的安排见缝插针的读书才是比较效率的。而且本书读得也很不深入。目前,我争取一周一本,如果遇到合适的书,需要深入挖掘的书就多花一点时间。也会有书不是那么适合我,还是会坚持一周,之后有新的启发也许会回读。希望结合之后的质性研究课,更好的体会这本书。
网友评论